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0
虽然美国经济向好,奥巴马的内政外交环境依然糟糕。
面临中期选举,民主党无论胜败,后奥巴马时代都将来临。若民主党落败,坡脚奥巴马更是剩下垃圾时间。
虽然众议院议长博纳获得授权起诉奥巴马只是一场政治秀,但奥巴马的确迎来了严苛的党争内斗考验。
而且,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说,奥巴马救经济还是可圈可点,但其外交成绩单难言及格。这也难怪,奥巴马顾内难以靖外,顾此失彼亦符合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可是,美国战略实力相对衰弱,也是造成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乏力的重要因素。
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彻底终结小布什前总统的两场反恐战争。
奥巴马的努力其实得到了美国舆论和民众的支持,除了鹰派的共和党遗老们。抛离中东重返亚洲,奥巴马似乎选对了战略立足点。因为,西太平洋的中国崛起,让美国觉得有必要重树亚洲的领导地位。
但重返亚洲招致了中日中菲中越的海岛主权争议,而且伴随着美国升级版的亚洲再平衡战略,西太平洋的紧张局势迅速升温。
而且引发连番的地缘政治效应,日本借力美国一步步摆脱美国主导下的战后和平机制,朝着正常国家迈进。东北亚形成了中韩对日格局,中日之间甚至面临随时擦枪走火的危险。
美国要遏制中国崛起的步伐,而且将亚洲盟国视为制衡中国的利器。但从现实观之,日菲走得太远,而且有将美国拖入新的太平洋战争的风险。美国不得不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似乎更像是为日本所绑架。
而传统盟国韩国,亦和美国不信任的伙伴中国走得更近。其他亚洲国家,更担心中美在太平洋的博弈,伤及自身。因而,美国的重返亚洲和亚洲再平衡战屡,很难称得上成功。
中国未必要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追求的是美国对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确认,并赋以和中国国家地位相称的地缘战略空间和权利。也就是那句庸俗了的修辞---浩瀚太平洋容得下中美两国。但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对中国形成了刺激和倒逼,并催化了中国现实主义的进取精神。这也是美国始料未及的。
中东是美国的传统战略区域,但伊拉克战争的确让奥巴马政府视为畏途。从奥巴马伊拉克撤军、利比亚干涉让欧洲欧盟充当先锋,到叙利亚只说不做,奥巴马的中东战略已经在欧美世界失去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