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武则天秘史:女皇武则天缘何能21年独掌天下?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2

  用过宰相75人,为何最倚重狄仁杰

  武则天用人任官,赏善罚恶十分明显。首先能够破格用人,甚至鼓励有才能者自荐为官。她量才授职,进贤才,退不肖亦十分果断。武则天不仅严格监控中枢官吏,而且对下面的官吏要求也很严。为统一赏善罚恶的标准,武则天指令北门学士撰成《百僚新诫》;由她出题、北门学士未曾完成的《臣轨》一书,于长寿二年(692年)由她自撰面世,从此赏善罚恶更有了具体的规范,该书的核心内容是要百官“事君以忠”。

      武则天还以农业是否发展,作为奖惩地方官的标准。规定所辖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官吏则于升奖,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必加惩处,轻者降薪,重者随时免官。所以武则天统治时期经济是发展的,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物质基础。

  武则天器重谏官、监察官、法官等,但最倚重的则是宰相。武周朝共用过宰相75人,其中有姚崇、裴炎、狄仁杰等。而武则天最倚重的宰相,当属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高宗时他先后任大理丞、侍御史及地方官多年,政绩卓著。武则天独掌政权后,擢拔狄仁杰为冬官侍郎。垂拱四年(688年)六月,时吴、楚之地多淫祠,仁杰奏毁1700余所,这对于移风易俗、减轻百姓负担,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武则天命狄仁杰为文昌左丞。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晋升为宰相。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经狄仁杰等人的多次劝说,终于打消立侄武承嗣为太子的念头,派人去湖北迎回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从此大唐皇朝后继有人。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