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2
用酷吏打击政敌,为何又加快谏杀酷吏
武则天在《臣轨》中要大臣敢于“匡君之恶”,揭露她的过失。这是她说漂亮话骗人吗?不是。武则天在用人上的最大过失,是重用酷吏,株连无辜,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应该说,她为建立和巩固武周政权,在一段时间内利用酷吏打击政敌是必要的,只是她的抑制机制不力,正直法官的权力太小,因而造成的冤案过多。然而,当她认为武周政权已经巩固,便开始采纳大臣的建议诛杀酷吏,平反冤假错案。
天授二年正月,武则天命来俊臣审讯酷吏周兴,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请君入瓮”故事,结果将酷吏周兴流放岭南,“在道,为仇家所杀”。又将另一著名酷吏索元礼“杀之以慰人望”。长寿元年(692年)六月,谏官朱敬则上书建议扫除酷吏,使天下人心大快。武则天称善,“赐帛三百段”。于是加快了诛杀酷吏的速度。神功元年(697年)六月,杀酷吏来俊臣。至此,武则天利用酷吏打击政敌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