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9
邓华完全赞成秦基伟的意见。上甘岭战役开始了残酷的坑道战。
坑道战比阵地战更艰难。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对十五军坑道采取筑垒封锁、石土堵塞、轰炸爆破、断绝水源、施放毒剂和烟熏等毒辣手段,妄图消灭坑道中的志愿军。
坑道战是艰苦的。影片《上甘岭》做了艺术的再现,真实情况也是如此。许多坑道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块饼干,许多人喝不到一滴水,只好用互相喝尿来解除难忍的干渴,官兵们还乐观地称之为“光荣茶”。战士们把饼干放入嘴里能把舌头割破,人丹放在嘴里竟化不了。由于医疗条件差,许多伤员牺牲在坑道中。有一个坑道,10多名战士直到饿死,还端着冲锋枪守在坑道口……
秦基伟在战斗日记中写道:“四十五师发扬英勇牺牲的战斗精神,一人舍命,十人难挡。许多连队打光了,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仍然坚持,战士们是多么可爱,多么可敬。”
“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上甘岭战役坚持坑道战阶段的立功标准。
不要以为这个功是好立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的各个坑道,距五圣山主峰最近的地方500米,最远也不过1000多米,但从五圣山运动到坑道要通过10道封锁线。既使到了坑道口,要进去也很难,每走一步,都可能流血牺牲。派去一个班,活着进坑道的仅有三分之一,为送一壶水,甚至要付出几条生命。
十五军后勤部部长尤继贤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机关和部队靠“匍匐运输”、“接力运输”,将3万发迫击炮弹和大量食品、物资送入坑道。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伤亡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秦基伟深情地对尤继贤说:“打罢上甘岭,给后勤记头功。”
秦基伟认为在坑道里不能光被动挨打,他总结出群众性的小出击活动,及时在全军推广,打得敌人魂不附体。
一三四团四连在10多天的坑道斗争中,夜袭敌32次,毙伤敌70余人,自己伤亡3人;五连四班在一个小坑道中开展打“活靶”活动,11昼夜,歼敌220人。一三五团四连组成了3人夜袭小组,以敌地堡为目标,歼敌470余人;“钢八连”坚守坑道14昼夜,出击12次,歼敌1760多人。
从10月21日到29日,十五军实施小型反击158次,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歼敌4700余人。美七师因伤亡过重无力再战,只好把攻防任务交给韩二师。虽然两个高地的表面阵地还在敌人手中,但十五军却利用敌人死守阵地的机会,杀伤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
上甘岭战役进入了白热化,双方都杀红了眼。秦基伟发誓要“抬着棺材上上甘岭!”“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发誓,不管处境多么尴尬和困难,也要把“这场残酷的、保全面子的攻击”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