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杀人恶魔”戴笠丧命于自己部下的蹩脚伎俩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2

  在习惯独裁专权的蒋介石看来,戴笠的势力已越来越大了。自己养虎遗患,若不及时“削藩”,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过,从戴笠坠机而亡的事实来看,尚无有力的证据证明此乃蒋介石的“削藩”之举。可能,早已自感“早晚会死在委员长之手”的戴笠,在蒋介石尚未动手之时,就已经先死了。

  一旦有朝一日,他们拥戴戴老板做“领袖”,蒋介石纵有黄埔众多的“天子门生”保驾,也未必有胜算。即使戴笠有此心无此胆,那他知道的核心秘密也太多了,任何一件都足以引起震惊和恐慌,该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呢?

  蒋介石从那次参观后,就决定“削藩”,寻机破除戴笠苦心经营了多年的这个特务圈子。当时,正值抗战最艰难时期,大敌当前,不便立即动手,他只采取了两个预防措施:一是派亲信唐纵监视戴笠,使其一言一行尽在掌控之中;另一就是限制戴笠的官衔,不给他升职。以戴笠的势力和贡献,怎能长期屈就一个军统局局长之职?在将星如云的“国军”序列中,戴笠至死仍是一个区区的少将军衔,这恐怕不是偶然的吧?“领袖”在不断为别的“天子门生”封官晋爵的同时,为何偏偏忘了给也是浙江同乡、也属黄埔毕业的“天子门生”的戴笠升职授衔呢?

  圈子的特性使然。本来,作为浙江同乡,作为“天子门生”的戴笠自然属于蒋介石的核心圈子,不可谓不受宠信,但如果他掌控的势力圈子对蒋介石这个大圈主构成了某种潜在的威胁,那无论什么都可以被视为异己而排除,无论谁都会让其自然或意外地消失。

  纵使戴笠也不例外。

  “如果不死在共产党手里,早晚会死在委员长手里。”戴笠在抗战胜利后发出这样由衷的哀叹,正是他自以为必死的恐惧心理的真实表露。当时,社会舆论一致把反对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焦点集中到取缔特务组织上,戴笠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变得声名狼藉。蒋介石为应付舆论自保,更为“削藩”,公开承诺要让军统、中统成为历史。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