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6
五是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后勤保障。当时几十万部队入朝,粮食、服装都是大问题。而且,美军拥有巨大的空中优势,日夜不停地轰炸志愿军的运输线,大量物资未及送到前线即已毁损。用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的话说,后勤工作实际上是一场“后方的战争”,“不仅决定了我们在前方进行战争的规模,而且也决定了前方战争的成败”。东北地区作为朝鲜战场的战略后方,在后勤保障方面所处的位置至关重要。而高岗作为东北地区的一把手,确实为支持朝鲜战场不遗余力。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接受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时说:“这枚勋章给我不合适,第一应该授给高麻子(高岗)。”在另一个场合,彭德怀又说:“如果要论功行赏的话,这个勋章从大后方讲应该给高岗,从前方讲应该给洪学智,我只是作为代表去接受这枚勋章。”这当然是彭总的自谦之词,但也足见高岗的贡献。
高岗最后选择了自杀,这是一系列错误之后的又一个错误。自杀,就是“自绝于党和人民”;不自杀,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他先后两次自杀,第一次是开枪自杀,被身边的人抢了下来;第二次暗中攒积大量安眠药,服用身亡。据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说,在高饶问题被揭露以后,毛泽东还想挽救他们,打算让高岗回陕北负责一个地区的工作。但此事还没来得及谈,就发生了高岗自杀未遂的事。
可以说,1952年之前,高岗的政治生涯是非常顺遂的。他能力强,贡献大,也得到了党内充分的认可。年仅47岁的他,是偌大的东北地区说一不二的领导人,又身居国家副主席的高位,深受毛泽东赏识和重视。1952年,高岗进京担任号称“经济内阁”的中央计划委员会主席,更美好的前程、更显赫的高位似乎已触手可及。孰知仅一年之后,高岗便成为“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成员,从革命的功臣沦为革命的“罪人”。命运之叵测,莫过于此。
1954年2月,在中央批判高、饶的座谈会上,周恩来作了总结发言,列举了高岗的“十大罪行”:一是散布“枪杆子上出党”、“红区白区论”;二是进行宗派活动,反对中央领导同志;三是造谣挑拨,制造党内不和;四是实行派别性的干部政策,尤其是对干部私自许愿封官;五是把自己领导的地区看作个人资本和独立王国;六是假借中央名义,破坏中央威信;七是剽窃别人文稿,抬高自己,蒙蔽中央;八是在中苏关系上,拨弄是非,不利中苏团结;九是进行夺取党和国家权力的阴谋活动;十是私生活腐化。座谈会上还有很多人发言,直指高饶问题的实质是“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这是最要命的一点。
从《高岗传》中展现的史料看,争夺权力,高岗的确很积极;但若说篡夺最高权力,则未必如此。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