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复辟闹剧话张勋:选人、用人的标准以“辫子”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9

  文人胆小。最先逃跑的是康有为。他落发为僧,想去北京的法源寺隐身埋名。传说这天晚上康有为剃了光头来到街上,正遇一队警察巡逻而至,康有为怕被认出,急忙避入路旁的厕所。黑灯瞎火,康圣人眼神又不济,“扑通”一声跌进粪坑。警察走远后,爬将出来,穿着污渍之衣,顶着一头秽物,跌跌撞撞逃到了法源寺藏匿起来。待风声过去之后,逃出北京,第二次流亡日本,过起了漂泊生活。1925年,他的大儿子与他的小老婆有了苟且之事。康有为一怒之下,赶走了儿子和小妾,举家回国,定居青岛,在汇泉湾畔安下家来。1927年康有为在青岛去世,葬于青岛万国公墓。“文革”期间,红卫兵掘坟扒墓,锉骨扬灰。改革开放之后,重葬康有为于青岛浮山南麓。康有为的一生功过是非,自当另有评说。

  讨逆军出伐以来,大小约十余战,战则必胜,且数日之内,已由马厂逼近丰台,进兵神速。原来,张勋的辫子军实在不堪一击。枪声一响,无不弃甲兵而跑。讨逆军将士审问抓到的俘虏,为何不战而逃?辫子兵们答:俺们伺候张大帅,只知道要钱、吃酒、吓诈百姓几件事,关于临阵打仗,却不曾干过。昨日大帅调俺们驻扎此地,说是严防土匪的。不料你们真格同俺动起手来。俺每月只拿六块洋钱饷银,还要照扣伙食,俺也不是痴子,当真帮他去同人家拼命,那可有些划不来。

  后世之人一定是非常羡慕张勋复辟之时在京城办报的新闻工作者们。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的岁月,每日要闻不断,编辑部熙来攘往,人声鼎沸,一会儿一个通电,一会儿一份声明。讨逆军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定武军违心狡辩,嗫嗫嚅嚅。旗人见大势已去,竟也昭告公众,大骂张勋祸害了他们的平静生活,急匆匆与复辟之辈撇清关系。

  兵临城下,胜负已成定局。冯国璋、段祺瑞列举了张勋八大罪状,通电全国:

  国运多舛,张勋造逆。国璋、祺瑞先后分别通电声罪致讨,想尘清听。逆勋之罪,罄竹难书,服官民国已历六年,群力缔造之邦基,一人肆行破坏,罪一。置清室于危地,致优待条件中止效力,辜负先朝,罪二。清室太妃、师傅,誓死不从,勋胁以威,目无故主,罪三。拥幼冲玩诸股掌,袖发中旨,权逾莽、卓,罪四。与同舟坚约拥护共和,口血未干,卖友自恣,罪五。捏造大总统及国璋等奏折,思以强暴污人,以一手掩天下耳目,罪六。辫兵横行京邑,骚扰闾阎,复广募胡匪游痞,授以枪械,满布四门,陷京师于糜烂,罪七。以列强承认之民国,一旦破碎,致友邦愤怒惊疑,群起以谋干涉,罪八。凡此八罪,其最昭彰,自余稔恶,擢发难数。国璋忝膺重寄,国存与存,祺瑞虽在林泉,义难袖手。今已整率劲旅,南北策应,肃清畿甸,犁扫逆巢。凡我同胞谅同义愤,伫盼云会,迅荡霾阴,国命重光,拜嘉何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