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3
这场战斗不仅让在中国战场“锻炼培养”的日本皇族少壮“精英”命丧黄泉,而且也创造了抗战史上八路军首次以同等兵力和劣势装备消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日本国内和日军高层,演绎了一幕我军在强敌面前“亮剑”的精彩夺目的战争活剧。
本文原载于《党史纵览》 1939年初,八路军一一五师部分主力部队在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率领下挺进山东,向在齐鲁大地上猖狂作恶的日军勇猛“亮剑”,连续粉碎了日伪军多次围攻“扫荡”,迅速打开了抗战局面。同年8月,一一五师在鲁西梁山地区全歼日军一支装备精良的“王牌”大队,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这场战斗不仅让在中国战场“锻炼培养”的日本皇族少壮“精英”命丧黄泉,而且也创造了抗战史上八路军首次以同等兵力和劣势装备消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日本国内和日军高层,演绎了一幕我军在强敌面前“亮剑”的精彩夺目的战争活剧。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依靠其装备精良和训练有素的法西斯军队,在很短时间里就侵占了我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国土,强大的战争机器使半个中国沦陷于侵略军的铁蹄之下。在强敌面前,国民党政府军由于执行片面抗战路线,缺乏民众广泛支持,装备和训练落后,加之上层腐败无能、指挥不断失误,虽进行了多次“会战”,官兵牺牲惨烈,但仍不断丧失国土,一溃千里。不少缺乏战斗意志的国民党军甚至连日军的面都没见着就闻风而逃,“涌现”出一批让国人痛心的“长腿将军”。整个抗战前期,日军以1个大队(营)对付“支那军”(国民党政府)1个师已成为日军作战指导的定律。然而,这一定律却被八路军著名战将陈光指挥的一场梁山歼灭战彻底打破。 陈光,原名陈世椿,1905年出生于湖南宜章县栗源堡一个贫苦农民之家,曾读过3年私塾。1926年北伐军入湘,陈光成为农民协会会员,并于次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进至宜章,陈光组建了一支农民赤卫队配合起义军举行湘南暴动,随后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三师第二十九团一营任连长。1930年2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四军主力在富田地区首战歼灭了敌先头部队1个旅。战斗中,指挥员林彪的指挥所遭到敌军的包围,时任一支队副支队长的陈光带领部队拼死突入重围将林彪安全救出。同年6月,在文家市的一次战斗中,陈光第三次负伤,子弹穿过他的右膝卡在骨缝里,血流如注。当战士们把他抬上担架时,他却挣扎着从担架上滚下来,重新爬回阵地指挥战斗,直到将敌人击溃。不久,陈光因作战勇敢升任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团长。 在第二、三两次反“围剿”作战中,陈光升任红十师参谋长,因出色完成战斗任务,被中华苏维埃政府授予二级红星奖章。1933年8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