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6
“‘九一八’事变当晚,奶奶在天津度假,根据大伯张学良晚年口述,与他私交甚好的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自掏腰包,将帅府里的珍宝财物装满3列火车开到了北京。但是大伯拒收,还告诉本庄繁,‘要还的话,你应该把东北还给中国。’本庄繁只好命令火车返回沈阳。”据说,火车一出山海关,就被日本兵洗劫一空。
这一软禁,就是近30年。1949年,国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北居所,继续软禁。直到1961年9月,张学良的生活才有了变化,“当局”准他自己出钱在台北附近的北投建一栋房子。那是一栋两层楼,位于北投路70号。新居落成时,蒋经国送了一套客房用家具,张学良自己买了一辆二手的福特汽车。他也终于可以和张家人见面了。
“我第一次见到大伯是在1967年。”张闾实回忆,“当时,我们从天津搬到香港又搬到了台湾。刚到没几天,就有两辆漂亮的外国大车停在家门口,说接我们去看大伯。大伯的房子好大,进门后有个大花园,有树林、假山、水池……屋里摆设也很豪华。突然,我听到爸爸喊了一声‘大哥!’一转头,看见一个胖胖的老人,戴个眼镜,旁边站着一位像校长的女性,就是大伯和赵一荻。”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1931年因病去美国就医,张学良在长期的幽禁生涯中得到“赵四小姐”赵一荻的陪伴。1964年应台湾政府要求,张学良主动提出与于凤至离婚,后来便与赵四小姐结婚,从此相伴。“那一天,张家只有张学森参加了婚礼,其余亲属都仍在澳门。”
后来,张闾实每年都能至少见到大伯三四次。“开始每次见面,都是赵一荻下厨,她会做好多西式菜点,像英国烤肉、蔬菜沙拉、奶油蘑菇汤,饭后还会拿水果蛋糕和冰激凌给我们吃。后来她身体不好了,便请五星级饭店的厨师来做饭。小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大伯被‘软禁’的事。但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已经不了解社会的变化了——他对钱的贬值升值一点概念也没有,过年的红包20年都没变,一直都是200元。”
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张学良的生活自由了许多,“在台北的超市及百货公司都可以遇到他,每次都有两三人陪同。但大伯明显老了,走路、行动都比以前慢。一次,我看到大伯要到二楼去上洗手间,爬楼梯非常吃力,想上前扶他,他却对我说:‘我们张家的男人是从来不需要人扶的,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往前走。你要记住了,因为你是张家的男人。’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