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左宗棠后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后代名医辈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8

  导读:早在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国人: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军功赫赫,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而后代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世称道。

  科举之途屡屡不顺

  左宗棠,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县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卒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家南宋时从江西迁来湖南,在那里定居500多年。左宗棠父亲左观澜教书20多年,生活清贫。左宗棠3岁时,跟祖父上山采栗子,采到栗子没有吃独食,而是回家与兄长平分。祖父夸他:“这孩子分栗子很公平,还知道谦让,以后有出息。”

  少年时,左宗棠以优异成绩考上秀才。可他的科举之路很不顺利。道光十二年(1832年),左宗棠参加湖南乡试,试卷没能被阅卷的考官看中。眼看与举人资格失之交臂,幸好这是为道光皇帝五十大寿开的恩科,主考官从5000余考卷中又选了6份,左宗棠名列增补的6人之首。

  此后,左宗棠考进士三次落榜。有一次落榜,竟是因为湖南人多中了一个进士,而湖北人少了一个,硬把左宗棠撤下,换上了一个湖北人。左宗棠决定不再参加会试,开始寻找新的报国途径。他23岁结婚时,在新房自写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两江总督陶澍回老家省亲,途经醴陵,县公馆的一副对联引起了他的注意:“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大为赞赏,提出要见作者。这个作者,正是左宗棠。陶澍和20多岁的左宗棠一见如故,彻夜长谈。左宗棠拜陶澍为师,落魄的穷举人,就这样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幕僚。谁知好景不长,两年后陶澍病死于南京,左宗棠失去靠山。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左宗棠在老家置了几亩薄田,回家务农。

  军功成就旷世奇才

  左宗棠虽在家隐居,却已然声名在外。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回原籍养病,途经长沙,指名要见左宗棠。左宗棠振奋不已,日夜兼程赶往湘江,上林则徐的官船时过于激动,一脚踏进水里。林则徐见到衣裳湿透的左宗棠,笑着问:“这就是你的见面礼?”二人一直谈到天亮,林则徐告诉左宗棠新疆的危局,将耗费数年心血整理的新疆资料和绘制的地图交给左宗棠。这为左宗棠后来新疆平乱埋下伏笔。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