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蒋介石心目中人生第一幸福之事:夫妻和睦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2

  宋美龄蒋介石结婚后,被蒋介石视为“一生惟有宋女士为我惟一之妻”;感其“协力谋国之尽诚,世无其匹也”;“除妻外无一人能为余代负一分责,代用一分心”直到这年年底,蒋大体上完成对中央政权的改造后,日记笔调才露欢欣:“以夫妻和睦为人生第一之幸福也。”……宋美龄与蒋介石结婚后,被蒋介石视为“一生惟有宋女士为我惟一之妻”;感其“协力谋国之尽诚,世无其匹也”;“除妻外无一人能为余代负一分责,代用一分心”。

  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三位民国史学者合著《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一书,内容涉及蒋氏“非凡”的人生经历、性格、心理。书中充分利用近年公开的蒋介石日记和档案文献,对蒋介石其人的多面性、复杂性、矛盾性及其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影响力,做了初步的描画。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书中所写蒋介石与家族亲缘关系一端,略加述评。

  作者说,蒋介石少年丧父,深怀“恋母情结”。在他一生哭泣史上,有过三次最伤痛的“泣”:十三岁离乡读书暑假回家省母之泣,嚎啕大哭,哀动邻舍。走时,离家一二十里犹暗自哽咽。十五岁成婚之日,微闻母泣,乃大哭不止。“呜呼寡母伤心事,谁能知之。”(1931年3月14日日记)三十五岁母丧之泣。母逝后,蒋即自律:“以后无论阴历阳历,凡为母亲忌辰之日不食物荤,不动气,不御色。”(1922年6月4日)。蒋日记中怀母之情多见,每遇挫折也常思母,并多以“不孝”自谴。1929年1月28日:“上午同三妹(宋美龄。蒋日记中时称宋为三妹,或三弟。)往吴淞游行,闻其不回南京,心甚抑郁沉闷。人有母爱其子,兄爱其弟,姐爱其妹,妻爱其夫,而余孑然回京,谁爱谁惜谁知余?呜呼!苦莫若于孤儿,恨不孝奉吾母,今悔何及,伴侣俱无,万事灰心,吾母不能复生矣。”两天后,又重复思母之痛。1931年4月26日:“夜半闻子规之声,而忆吾母起床喂蚕时,呜呼!不能复见矣。”同年12月3日:“近日思母愈切,念儿(蒋经国尚在苏联———笔者注)亦甚,中正罪孽深重,实无颜以对父母也。”1933年11月2日:“我之事业日趋于败亡,将何以慰慈灵,经儿留俄,回家无日,不孝之罪,其何以堪。”蒋介石在《哭母文》、《王太夫人事略》中多记幼时乖张顽劣之态,自我痛愧,应是真情表白。1906年蒋介石去日本学军事,翌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皆违逆母命而行,母伤心欲绝。蒋介石常在日记中反省性情“凶暴”,任性使气,致母生病而悔恨莫及(1928年3月29日)。在婚姻方面,蒋介石也自感对母“不孝”。十五岁奉母命与二十岁的毛福梅结婚,盼早传香火。八年后生蒋经国后,毛氏再无生育。妾姚冶诚,亦无所出。待幼弟蒋瑞青病亡,蒋母逼蒋介石将经国过继给死去的瑞青,蒋无奈从命,只能收养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