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国学文化 > 成语故事 >

热门推荐

围魏救赵是谁的故事?围魏救赵发生在什么时期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3

  齐威王同意了孙膑的意见,逐拜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考虑到孙膑的身体状况,便让孙膑坐在带蓬帐的军车里,暗中为田忌出谋划策。之后,即发兵八万去救赵国。开始,田忌准备引兵直捣邯郸,包抄魏军后路,配合赵国内外夹击,以解邯郸之围。孙膑不同意田忌那么做,他对田忌说:“这办法不见得是一条上策。”田忌说:“赵国很快就要被攻陷,除了直扑邯郸外,还有什么别的好办法吗?孙膑说道:“想要解开乱成一团的绳索,一定要冷静地找出它的绳结,然后用手指慢慢解开,千万不能双手紧握绳索生拉硬扯,更不能用拳头去捶打;要排除争斗,不能卷进去左冲右突,而要看准双方拳来脚往的空隙,伺机避实就虚猛袭欲攻击一方的空虚无备之处,如此就能很快平息这场争斗。如今魏国出兵攻打赵国,其精锐部队势必倾巢开赴战场,留在国内的一定是一些老弱病残,现在应避开兵力强大的围赵敌军,乘魏国国内兵力空虚,带兵快速直逼大梁,截断其交通要道,袭击其粮食辎重给养之地,这样一来,魏将庞涓必然会放弃攻打赵国而班师回魏自救,那时,我军便可占据有利地势打他个伏击。如此,我们不仅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又可重创挫败魏军。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田忌听了军师的精辟论述,连说妙计!妙计!遂发兵直逼大梁。

  梁惠王闻知齐兵直袭大梁,十分惊恐,深怕齐兵与攻击襄陵的宋军对大梁形成夹击之势,便急令庞涓班师回救,以阻止齐军长驱直入。庞涓得令亲率主力星夜兼程急驰大梁,兵分三路对齐军应战。魏军的这三路兵马兵力悬殊很大,左军力量最强,中军次之,右军最弱。

  与此同时,齐国军师孙膑获悉庞涓分兵三路急返大梁的情报之后,即让田忌一方面指派少数轻骑部队向西,直捣大梁城郊,另一方面,由田忌亲率主力急驰北上,埋伏在魏军归途必经的桂陵,即今山东省荷泽市东北,摆开阵势以逸待劳,只待魏军进入伏击圈,便给予迎头痛击。

  为了确保全歼魏军,孙膑让田忌把齐兵按战斗力强弱分为上、中、下三路,接着,孙膑又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让兵力最弱的下路同魏军最强大的左军交战,让中路同魏军的中军交战,让兵力最强的上路同魏军最弱的右军交战。形成前者敌强我弱、中者势均力敌、后者我强敌弱的局面。这样以来齐兵的下路和中路就可以占据有利地形,紧紧地咬住魏军不放,但决不与敌正面交锋、死打硬拼,而要想方设法钳制魏军,拖延时间,等待上路援军到来。同时,上路要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打击魏军最弱的右军;歼敌后再与中路一起,合击魏军的中军。两路得胜后,再与下路协力,三路联手共击魏军的左军。这样,齐军在每一局部战场上,都形成了绝对优势。”田忌采纳了孙膑的作战方案,对魏军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术,很快便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