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武则天晚年干过最为荒唐的一件事:弊政之土地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8

  武则天能够成功夺位,一方面是凭借了自己深不可测的心机以及李唐皇室势力的衰弱,另一面,来自于她自己“团队”的努力,尤其是作为她后援的武氏宗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武则天一面大行封赏,一面对其宗族的圈地行为,采取了纵容漠视的态度。武周时代的名臣狄仁杰,早年就曾揭发过武则天侄儿武攸嗣的圈地行为,武则天非但置之不理,狄仁杰之后反而遭到报复,险些冤死在狱中。从此以后,武氏宗族的圈地行为愈演愈烈,仅在河南地区,属于武则天侄儿武三思名下的土地,就多达2000多顷,其中相当多的是府兵的土地,如此一来,不但老百姓流离失所,连军队的土地也没有保障。同时武则天也极好“滥封”,对宗族子女的封赏大手大脚,相当多是“慷国家之慨”,将大量属于百姓的土地封赏给宗族,结果,就是国家税源锐减,百姓流离失所。而且相比于武则天早期的“轻赋税”,武则天晚年的武周王朝,在横征暴敛上也颇遭诟病。武则天崇佛,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大修寺庙,滥派徭役,以至于百姓纷纷逃亡,而相关的费用,则通过增加税收来解决。土地兼并又兼赋税沉重,结果,自然是民不聊生。

  而土地兼并的严重后果,也影响到了军队,尤其是武周朝的对外作战。公元696年,契丹李尽忠反叛,武则天多次出兵讨伐,却屡遭败绩。武则天恼火之下,将李尽忠改名叫李尽灭,仍然无济于事。关于这场战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负责作战的河北地区,府兵制因土地兼并遭到严重破坏,士兵大量流亡。与此同时,武周朝在与吐蕃、突厥的作战中也败绩连连。特别是武周朝末期,突厥大举反叛,多次攻略边境,武周军队却无还手之力,自贞观年间天下无敌的中国军队,此时却不得不面对日益严峻的边防形势。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