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和亲公主竟先后被嫁给祖孙四人!古代最悲情公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3

  公元前105年,乌孙向汉朝廷献上良马千匹,作为聘礼。汉武帝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作为公主嫁给乌孙君主猎骄靡做夫人。

  细君公主远嫁,武帝亲自送行。庞大的送亲队伍逶迤西去,前呼后拥十几里,旌旗招展,彩衣飘扬,车轮轧轧,鼓声咚咚,好一派帝王嫁女的威仪。汉王朝随嫁人员宫娥彩女、乐工裁缝、技艺工匠、护卫武士等多达数百人,陪嫁物饰之丰更是令人炫目。据说车队从江都出发行经安徽灵璧时,细君公主在一处山崖前黯然伫立,手抚巨石,东望乡关,泪眼婆娑,以至于在石上留下了一枚清晰的手印。此手印至今犹在,称为灵璧手印,已成一方景观。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细君公主也成为了中国历史典籍记载的,第一位有姓名和史实的汉族和亲公主。

  细君公主天生丽质,高贵优雅,嫁到乌孙以后,深受乌孙人的喜爱。他们称她为柯木孜公主,为哈萨克语,意思是“马奶公主”之意,以此形容公主肤色白净、花容月貌。国王猎骄靡封细君为右夫人,还特地为她修建了一座汉式宫殿。汉武帝也每年都派人携带锦衣美食前往乌孙慰问细君,并不断派使者传递家乡音讯。无奈碍于身处异域,言语不通;加之猎骄靡国王年老力衰,一年之内只能见其一两次面聚谈一下;更兼匈奴单于也极力拉拢乌孙,猎骄靡国王迫于压力,又娶了一名匈奴公主为左夫人。这样细君公主每天面临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问题,还要应付政治上的复杂关系,因此自幼就命运坎坷、多愁善感的细君公主常感寂寞郁闷,甚至是度日如年。她将满腔愁绪化为一曲悲歌《黄鹄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更不幸的是,猎骄靡年事已高,不久病危。按乌孙父死子妻后母的习俗,猎骄靡辞世前令细君改嫁孙子军须靡,细君不从,上书汉武帝,汉武帝令其从俗,细君只得与军须靡成婚。后来其生下女儿,因产后失调,加上心情恶劣,不久就忧伤而死。

  细君死时才25岁,只留下那首《黄鹄歌》供后人悼念。这首诗也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首边塞诗,并被班固收入《汉书》,后来又收入汉诗,称为“绝调”。全诗弥漫着细君内心痛苦、思念故乡而又无力改变现状的复杂心情。此诗从乌孙传到长安,汉武帝为之动容。《汉书》载:“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