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1
紫禁城时期,溥仪的服饰较为复杂多样,即便是后来身为退位皇帝,也遵循的是大清皇帝服饰的规定,服有衮服、朝服、行服、雨服、常服等。衣服的质地,在不同季节也不相同,衣着的颜色则是皇帝独有的明黄色。在宫中举行庆典仪式时,如元旦、万岁节,溥仪都要穿上黄色的龙袍,端坐在宝座上,接受百官的朝贺。在大典时,则要穿上朝服,戴上朝冠。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讲:“每当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脑子里便浮起一层黄色,琉璃瓦顶是黄的,轿子是黄的,椅垫子是黄的,衣服帽子的里面、腰上系的带子、吃饭喝茶的瓷制碗碟、包盖稀饭锅子的棉套、裹书的包袱皮、窗帘、马缰……无一不是黄的。”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在衣服的数量上,更是多得数不清,据溥仪自己回忆,一年到头都在做衣服,总是穿新的,一个月就做了十件皮袄,六件皮褂,二件皮紧身,三十件棉衣裤和紧身。服饰的种类也很复杂,仅一项平常穿的袍褂,一年就要更换二十八种。由于当时社会处于转型的大变革时期,西风渐进,在清朝遗老和民国官员中,有穿清朝袍褂的,有穿西式大礼服的,而在宫中,随着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到来,给溥仪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的思想也活跃起来,开始崇尚西洋文明,醉心于西洋生活,他带头剪掉了辫子,脱掉长袍,学着老师穿起了西装。此后,西装几乎成了溥仪必备的服饰,从未离开过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