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破解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家世之谜:狄氏是东羌豪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4

  狄仁杰祖先世系考证

  狄仁杰的高祖狄湛,字安宗。依《墓志》“春秋六十有口”的记载推算,约当生于公元500年左右。为人“轻文好武”,18岁时“释褐”入仕,经历了北魏末的社会大动荡。永熙三年(534年)东、西魏分裂时,随宇文泰西走咸阳。数年后“拥骑归朝”。颇受高欢重用,官至侍官正都督、平西将军、临邑子。入北齐后,历授原仇领民副都督、白马领民都督、泾州刺史、车骑将军等职。河清三年(564年)终于晋阳。

  狄湛其父,名恭,居太原。《墓志》未书名。云其曾官“大将军府行参军,秦州府主薄”。北魏末年,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设府于太原而号令天下。狄恭应当是此期间在职。尔朱荣败亡后,部属大部分归于高欢,分置于青州和晋阳。到东、西魏分裂时,推算狄恭年龄至少是已近花甲,留在晋阳的可能极大,而狄湛则被裹胁西去。这可能也是狄湛后来“拥骑归朝”的重要原因。

  《墓志》云,狄湛祖父与曾祖都曾为北魏“略阳公”,而未书其名。《魏书吕罗汉传》: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仇池氐、羌叛逆遂甚,所在烽起,道路断绝。……略阳公伏阿奴为都将,与罗汉赴讨,所在破之。”《北史》亦同。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位略阳公伏阿奴应当就是狄氏祖先。其一,如按每代人20年粗略推算,则其祖父当生于460 年,曾祖当生于440年前后。《墓志》所云狄氏两代略阳公,肯定有一个生活在发生上述历史事件的年代。而此期间(孝文帝时)不可能同时存在狄姓和伏姓两个略阳公,非此即彼。其二,狄氏远祖狄伯支,见于不同史籍时,有多种说法:狄伯文(《元和姓纂》)、狄伯又(《古今姓氏书辨证》)、狄伯友等,明显是由于形近而传抄讹误。这位伏阿奴之“伏”与狄字也很相近,因而《魏书》流传过程中,手民误植的可能性极大。若以上推论不谬,则这个“伏阿奴”即应该是狄湛的祖父或曾祖父狄阿奴。目前无证据断定究竟是谁,但以年代推测狄阿奴是其曾祖的可能性更大些。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