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揭秘秦始皇死后葬于河北的理由:秦始皇陵选址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9

  一直都有人说,秦人向来崇尚形体高大,有以形体高大象征人体美的好传统。秦始皇的身高就在190厘米以上。根据战国时期棺椁的等级标准看,秦始皇的外棺尺寸应该是:长320厘米、宽210厘米、高219厘米;内棺尺寸:长250厘米、宽127厘米、高132厘米。显而易见,秦始皇的安车,临时坐一坐,问题不是很大,但去世之后,要作为灵车使用,可就大成问题了,因为不管你怎么“摆”,车上是放不进那具特大棺木的。在死讯“秘而不宣”的诡诈时刻,要去公开地改装“安车”、或者从外地调运特制的棺木、继而抬运棺木的可能性,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退一万步讲,即使真的将秦始皇的棺木塞进那一辆“安车”之上,它也是不能驶出河北省界的。井陉古道是秦代“车同轨”制度,遗留至今的唯一实物凭证。然而,井陉关隘是从整块岩石中开凿出来的,两条深深的车辙,让人感到历史车轮的“威力”所在。但它的车辙宽度,只有140厘米,只能通行秦统一六国,并实行“车同轨”之后的所有车辆。而轮距为204厘米的“安车”,是根本不能从这全国统一的“车辙”中通过的,因为两边隆起的岩石,完全吞噬了车轮向外滑动的任何空间。不论何时何地,任何违背统一车制,不在固定车辙内就位的车,都是寸步难行的。

  井陉关和其他直通山西的七大关隘一样,都是“车不方轨、马不并辔”的,四马并驾的“安车”,除非它能够“蹦”过去,“飞”过去,否则谁都别想“跳”出河北的大圈圈。这种“大车子、小车辙”的状况,不是一时一地产生的行车困难,而是全国道路普遍存在着的交通障碍。有人会问:秦始皇的东巡“车队”,既然出不了河北,那么他又是怎么来到河北地界的呢?由于“安车”车体窄小,加上道路不平,一路之上难免颠簸抖动,不论谁坐在里面,都是难以忍受的。其实,秦始皇出巡乘的是“辇”、骑的是御用骏马,任何尺寸的车辙,对它们一点影响都没有。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