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长孙无忌的下场:被逼自杀称贞观时期最惨的名臣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1

最喜欢的女儿,以骄横闻名,礼遇超乎其他公主驸马之上。房玄龄去世以后,高阳公主挑唆老公提出和哥哥房遗直分家。房遗直报告给李世民,公主挨了一顿批评。不久,因为一件盗窃案,和尚辩机的一个很值钱的枕头引起办案人员注意,口供居然是情人高阳公主所赠。这事让李世民很没有面子,辩机被腰斩;牵连被杀的有十余人。太宗驾崩,高宗即位,公主继续鼓动房遗爱和哥哥遗直抬杠,结果两败俱伤,遗爱降为房州刺史,遗直为隰州刺史。公主一心一意要告倒房遗直,说这大伯对自己“无礼”,处境窘迫的遗直只好反过来揭露弟弟和弟媳的罪状,事情闹大了,高宗命令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有自己的算计,他把这案子的第一被告定成吴王李恪。李恪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自小聪明,深得李世民的喜爱。长孙把吴王李恪看作是对李治帝位的最大威胁。房遗爱深知长孙无忌对李恪必欲除之而后快,在自己的问题严重难以脱罪的时候,就下出一步险棋,他说自己和吴王李恪同谋造反!这步棋是迎合长孙无忌的,也未尝不是迎合唐高宗的,只是这步棋没有能救自己的命,永徽四年(653)春,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三驸马处斩;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赐自尽;房遗直贬为春州铜陵尉(在今广东阳春);废止房玄龄配享昭陵的待遇。

  前面提到很多牵扯到谋反案的人,恐怕真正有造反意图的连一个也未必真有。只有李勣的孙子李敬业是真正参加造反的,因为造反,祖上因为战功赐姓李的光荣也被剥夺了,史书上提到他多按其本姓称为“徐敬业”。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政治野心已经毫不掩饰,李敬业和一批心怀不满的失意官员公然起兵反对武则天,以恢复李唐为号召。这一军事行动开始时轰轰烈烈,行动中犹犹豫豫,最后以彻底失败草草收场,最大的影响恐怕就是留下一篇骆宾王的骂人文章《讨武氏檄》。

  贞观之治的佳话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留下丰富的政治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教训。然而,当我们沿着题目的思绪梳理历史记载的时候,我们会惊讶,很惊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说的是封邦建国的制度下,贵族上层的利益分配在制度保障下也很难长久延续,祖孙五代是一坎儿,未必传得下去。贞观时期的名相贤臣与唐太宗共创辉煌,居功至伟,他们的子孙的下场却往往很悲惨。毛泽东主席当年曾经借战国策里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来提醒党的干部要对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他是很有远见的。尽管本文列举的只有贞观群臣子孙中一部分人的命运,也足够引起读史者的沉思。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