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历史解密 >

热门推荐

揭秘:蒋家父子曾派密使到大陆试探和平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0

  8月23日炮战是正午12点突然开始的,这天早上出版的新加坡《南洋商报》报道了这个消息。

  本报驻香港记者郭宗羲21日专讯,据此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北京20日终止停火是针对杜勒斯东来的一种表示,据云,此前之宣布停火命令及20日的终止停火命令,虽用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颁发,但均是出自毛泽东之手笔,其主要用意是在暗示台湾海峡问题由北京与台湾自己处理,可能产生和平有效的结果,任何外人的干预将使局势陷入僵持。

  曹聚仁把炮战的消息抢先发表在报纸上,本是犯了密使的大忌,只是中共对此也无异议。然而,就在10月5日,也就是中共原定停火日的前一天,曹聚仁再次化名郭宗羲,将中共计划停止炮击金门的消息刊登在了《南洋商报》上。起初,中共并没有责怪曹聚仁的意思,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中,还记录有10月13日,也就是停火报道刊登后的第八天,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接见了曹聚仁,并让他向台湾转述“只要蒋介石不同美国搞在一起,台、澎、金、马都可由蒋管”的意思。甚至毛泽东还曾一度起草了一份《再告台湾同胞书》,其中就提到了《南洋商报》的报道,虽然这篇文章最终没有发表,但却收录进了多年后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曹雷:可是从国家保密这点来看,总理就说怎么可以这样捅出去。

  1959年10月24日,也就是炮击金门后一年,周恩来在北京接见曹聚仁,批评他不应将解放军停轰金门、马祖的新闻卖给《南洋商报》。这也是曹聚仁的名字最后一次在《周恩来年谱》里出现。至于曹聚仁为什么要将密使消息公布在报纸上,也许可以从多年后他写给好友费彝民的信中猜得一二。

  1972年7月,曹聚仁在澳门病逝,为两岸统一痴等了一辈子的他就这样客死异乡。

  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台海两岸曾建立了持续四十多年的密使制度,李次白、曹聚仁、沈诚、南怀瑾,这些密使的名字都被铭刻在了两岸秘密交往的历史中。他们为两岸之间的和谈穿针引线,传达心声,成为潜行在两岸之间的重要人物。

  蒋经国青年军干部沈诚秘密北上接触叶剑英

  1981年8月,久居香港的沈诚突然收到一家国货公司送来的请柬,邀请他去北京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

  沈诚在拿到请柬后的第三天去了趟台北,面见蒋经国。他回忆了这次与蒋经国的会面。

  经国先生他说,按政策你去大陆是违法的,他不鼓励我“违法”。但依你目前的身份能去看看。他又嘱咐我,以党员身份到中央党部“陆工会”向白万祥主任报备一下。临别时,经国却例外地交代了我一个私人任务,便是希望我抽空能去一趟溪口,望望那边情形,最好能拍摄一些现场片等。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