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8
武当山虽在唐代就开始建造道观,但真正的黄金时期却是在明代。明成祖朱棣登基,推崇武当道教,调集民工30万人,用了13年时间,在武当山修建了33处建筑群,号称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十二祠、十二亭、三十九桥等,绵延140华里,建筑格局均依经书上的真武修仙故事,由工部设计而成。至今武当山紫霄宫正殿梁上仍有大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二年圣王御驾敕建的字迹。三天门绝壁上则有“一柱擎天”四个大字,蔚为壮观。天柱峰顶太和宫又称金殿,殿中供奉张三丰铜铸鎏金坐像。武当的武术门派,也是在这个黄金时代中产生的。
武当派的功法强调内功修炼,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不主进攻,然而亦不可轻易被侵犯,犯则立仆。
少林功夫蕴藏着佛家的慈悲之理,武当功夫则源于道家。老子讲“一”、讲“道”,庄子讲“广莫之野”、讲“逍遥游”,使武当功夫有较浓的想象色彩和审美意蕴。如招式的表现很有诗意:迎风铁扇、弃物投先、舜子投井、红霞贯日、乌云掩月、猿猴献果、仙人照掌等;又如武当派纯阳拳的拳诀:风吹荷花,左右摇摆,飞云流水,穿连不断,踩步悬肘,运气养性,慢劲快打,环套八法。一方面是内功心法,一方面是形象化的姿态体式,荷花、清风、流水、飞云,使人仿佛想见武当道境的空明灵秀和清仙之气;招数的左右摇摆、绵绵不断,又仿佛使人想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至道玄机和天地初开时荒茫混沌的自然之力。
峨眉派:亦柔亦刚,如玉树临风
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
峨眉最初是一个由女子所创的武林门派,开始的时候叫做玉女拳法,后因祖师入了佛门,又以称女子为“蛾眉”和佛教圣地之“峨眉山”的双重含义而得名。峨眉派功法介于少林阳刚与武当阴柔之间,亦柔亦刚,内外相重,长短并用,善以弱胜强,真假虚实并用,融汇了少林、武当等众家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