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震惊!深度揭秘中国江南厂如何为朝鲜建造潜艇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9

  一、援朝十三号工程

  10月5日,中朝双方在北京签订了中国向朝鲜无偿提供军工项目的议定书,其中确定33型潜艇装配厂项目。同月,以刘华清为团长的中国学习考察团及其潜艇装配考察组赴朝鲜。

  11月,确定朝鲜六台造船厂为潜艇装配厂厂址。以上的军援和经援组成的军工成套项目。按当时援朝的经援序列为“十三”,故称为十三号工程。次年2月,六机部按年装配4艘的规模,审查通过了装配厂建厂工艺设计方案。

  1972年3月14日,六机部下达援朝12艘的生产任务,由江南造船厂承建。计划从1973年起的3年内,分年交付3艘、4艘、5艘的半成品和成套设备,同时要求派遣技术人员赴朝指导潜艇装配以及接受朝方实习生培训工作。

  江南造船厂为了保证朝方装配总进度,决定厂内为中国海军建造的3艘潜艇半成品改为首批的援朝任务:艇体半成品在1972年5月和6月开工,争取1973年初开始向朝鲜发运。同时规定工厂自制件和机电设备均按援外要求加工和安排订货日期。

  当时,33型潜艇在材料、设备和劳动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为了避免援外任务同厂内生产发生相互影响,便采取了“援朝--厂内--援朝”安排方式。使得厂内潜艇和援朝的12艘潜艇有机地交叉进行。

  除潜艇外.江南造船厂还为朝鲜潜艇装配厂9个单体项目承担了共38项非标工艺设备的生产任务,其中有壳板校正机、肋骨拼接平台、耐压壳体切割机、船台横梁、主机座平面铣床、各种镗排以及放电车等大型工艺设备。首批9项非标设备于1972年12月12日开工,并开始向朝鲜发运。


  江南造船厂当年为朝鲜建造的12艘33型潜艇中的一艘

  1973年2月16日,江南造船厂向朝鲜发运第一批潜艇半成品。

  为了派遣赴朝人员能按照十三号工程国外实际施工的要求,江南造船厂援外办公室对专业人员的技术状况、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向组织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以保证派出人员有较高的素质。

  1973年1月至1978年8月,江南造船厂组织了244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分17批赴朝鲜进行潜艇装配技术指导,同时配备了较强的干部班子。

  朝鲜六台造船厂原来只能造500吨左右的小船,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朝鲜政府选派了近千名复员军人和艺徒到六台造船厂工作,要求中方把他们培训成装配潜艇的技术骨干。


  由于朝方人员对装配潜艇原来就是空白,于是便根据不同对象,采取各种形式给朝方干部、技术人员上专业课,分别讲授企业管理、计划管理,产品管理、施工工艺、检验标准等内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