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6
再说羌族。公元386年,羌族贵族姚苌在长安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统治区有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后秦在历史上无甚建树,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羌族退出了中原。但中国其他区域的羌族人民按部就班地传承下来,至今仍有三十多万羌族后裔聚居在四川省阿坝州东部、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
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规模都不大。诚如历史学家吕思勉所言:“东晋的五胡十六国,实在并不成其为一个国家,所以其根基并不稳固。看似声势雄张,只是没有遇到强敌,一战而败,遂可以至于覆亡。”这些少数民族的种族对政权的依赖性非常大,随着政权的消失,种族有的远迁,有的被汉族同化,逐渐消失。
残酷灭族
“五胡”中,羯族的消失最为惨烈。公元319年,羯族大将石勒自称赵王。329年灭前赵,一年后称帝,史称后赵。这个国家极盛时占有今天的山东、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湖北、辽宁的一部分。
石勒经历坎坷,年幼时曾因贫寒被掠卖为奴,后来聚集了十八个人,揭竿而起。因为有勇有谋,在兵荒马乱的时代,石勒很快出人头地。他先投靠了刘渊,接着灭掉前赵,建立了后赵。在十六国中,石勒本来算一代明君,政治也比较清明,但他在民族政策上却采取了“胡汉分治”,即,把汉族人和胡人分开,规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可以免除刑罚,胡人若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而汉人不得反抗。同时规定汉人不能称游牧民族为“胡人”,应称为“国人”。石勒制定这样的政策,也是其来有自。在此前汉族人建立的汉、三国、晋的时代,少数民族人民备受欺压,常被当做奴隶卖来卖去,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因此,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多以牙还牙,疯狂报复。此前匈奴人建立的前赵也是实行“胡汉分治”。
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掌权,采取了更加残酷的民族政策。他曾驱使四十余万汉人给他修建洛阳、长安的宫殿,民工们困顿不堪,尸横原野;他曾劫掠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侮辱杀戮,死者不计其数。在其统治期间,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土地大量荒芜。在这种情况下,后赵大将、汉人冉闵应运而生。在石虎死后,冉闵斩杀了石虎所有的儿子,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二十万人,同时用更为激烈的手段报复胡人。冉闵曾发布一道命令:“与官同心者往,不同心者各任所之”,以此来判断谁站在自己这一边。结果,汉人纷纷入城来,羯族和匈奴人却蜂拥逃离,以致堵塞了城门。冉闵遂下令,诛杀胡、羯。国中凡具有深目、须发发黄等胡人特征的,一律杀死。当时仅仅在都城邺中,就有二十万胡人被杀。经过这次浩劫,匈奴、羯从此一蹶不振,几乎全族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