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6
主动融合
鲜卑族的消失,则是由于其主动的汉化。
各类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慕容氏、宇文氏、拓跋氏,都属于鲜卑族,他们先后建立过前燕、代、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北魏等国,几乎贯穿了两晋南北朝的历史。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结束了长达一百五十余年的中原混战。公元490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这位年轻的皇帝相当尊崇汉族文化,他采取了和最初五胡帝王截然不同的政策,力主民族大融合。他首先把都城从偏僻的平城迁到汉族文化兴盛的洛阳。此外,还按照汉族的传统改革官制;改胡姓为汉姓,比如他的姓氏“拓跋”就改成了“元”;禁止说胡语,全体国民改说汉语;与汉人通婚,禁止胡人同族通婚等。
这种政策,与最初的胡汉尖锐对立一样,也是所处时代的大势所趋。经过上百年的实践,各族之间逐渐感到争斗没有出路,只能是两败俱伤,还不如互相包容,搀扶着成长。其实,在胡人汉化的同时,汉族也在“胡化”。极尽繁华以致腐朽没落的汉族文化被粗粝的、新鲜的胡族文化着实清洗、撞击了一下,才有了以后隋唐文化的再度兴盛。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家族的胡人血统问题,一直被后人议论不断,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胡汉互融的普遍性。在今天,已经没人敢说自己是最原始、最纯粹的汉族血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