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1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从此,南京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样,在当时的中国,就出现了两个中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清王朝在北京的政治中心,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人在南京的政治中心。
一个月后,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首都问题再次成为南北方争论的焦点。孙中山不再坚持首都设在武昌,而坚定地支持首都设在南京的主张。其目的在于将袁世凯调出封建专制势力强大的老巢北京,在南京可以将其控制在革命力量的监督和掌握之下。1912 年2 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有三个条件。
原来,正当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之际,从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起家的袁世凯己实际上控制了清王朝的军政大权。孙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凯拥护共和,迫使清帝退位,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他自己愿意让出总统之位,请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袁世凯提出的三个条件,其中两条与定都南京有关:一是临时政府定都于南京,二是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这就是“临时政府设于南京,这是各省代表会所议定,不能更改”,并强调“新总统亲到南京受任之时,大总统及国务各员乃行辞职……”孙中山提出这些条件,其目的是把袁世凯置于南方革命派的监控之下,确保《临时约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