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朱元璋杀功臣的原因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4

  最初只是朱元璋帐下文书的淮西人胡惟庸,之所以被朱元璋提拔上来委以重任,其实只是朱元璋想利用来制衡朝廷中权势最大的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一颗棋子,可是胡惟庸在当上宰相的头几年里,一方面既得朱元璋宠信,另一方面又紧紧倚靠着李善长,这使得朱元璋很不舒服,而胡惟庸本身的问题又那么多——胡惟庸眼见自己权势日大,就日益地骄横跋扈起来,比如专权擅决、受贿营私,比如结党自固、试图谋反以及勾结日本、蒙古,等等——所以朱元璋干脆就把他这一支野心勃勃且日益壮大的力量彻底给废了。之后,一不做,二不休,为子孙计,为社稷履的朱元璋又干脆那李善长这棵盘根错节的大树给拔除了。至此,朱元璋终于决定把在内心深处萌动已久的废除宰相职位的想法付诸实施。

  胡惟庸的这些罪名确实不确实?以谋反罪判处他到底冤枉不冤枉?有关这一点,我以为即使排除掉当中朱元璋要废除丞相这一机构的意图,也应该是不冤枉的吧。在胡惟庸谋反这一案件中,如果史书记载的数字竟然没有错,那朱元璋的连坐之杀也确有牵涉太广之嫌。

  像连坐这样的刑法,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当然是很不合情理的,但在古代的中国,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包括唐宋在内没有不实行此法的(包括各种酷刑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也就不该拿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和谩骂朱元璋对所谓谋反之人的所谓连坐了。所幸的是,人类已经走进了文明程度已然较高的现代社会,今天的世界上,酷刑和连坐早已被各国废除。

  10、“蓝玉党案”:蓝玉该不该杀?

  蓝玉,开平王常遇春内弟,初期在常遇春帐下听令,有勇有谋,屡立军功,在明初众多的开国功臣中属于后期之秀。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傅友德领军三十万征讨云南,蓝玉被命为二把手,沐英为三把手,结果大胜,蓝玉得以封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命蓝玉为大将军统兵十五万讨伐蒙古,蓝玉率军直打到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大败蒙古军队,蒙古人从此陷入内乱。蓝玉以此被封凉国公。

  蓝玉军功确实很大,但他却居功自傲、骄横跋扈,问题多多,如侵占民田,蓄养庄奴假子达数千人之多,北征时侵占了许多战利品如珍宝之类。此外,蓝玉还对太子朱标表达了对朱棣的担心,结果得罪了朱棣。朱棣后来在朱元璋面前说蓝玉的坏话,使得朱元璋对蓝玉很是不满。后来锦衣卫又报告说蓝玉企图谋反……

  蓝玉到底该不该杀?即使不算所谓的谋反这一条罪,按法律严格追究起蓝玉的各种违法行为来,想必他也是离死罪不远了。但蓝玉毕竟是军功赫赫的大将,杀之对明朝实在是个较大的损失。这就要看朱元璋做什么样的抉择了。结果呢,朱元璋的决定是杀之。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