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野史秘闻 >

热门推荐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朱元璋杀功臣的原因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4

  蓝玉的死显然使明朝丧失了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如果明朝打算把蒙古人占据的地盘收为疆土,则朱元璋晚年时还活着的蓝玉、傅友德、冯胜几位自然是最好的拓土大将,可惜朱元璋对只适合放牧不适合耕种的荒凉漠北不感兴趣,所以蓝玉的价值也就没有了大用。如此,在年事已高的朱元璋眼里,心腹手下众多的蓝玉就成了皇权的一大威胁。太子朱标死后,鉴于皇太孙文弱,朱元璋更感到了这种威胁之大。再加上蓝玉言行本就多有不端,锦衣卫又密告蓝玉要谋反,朱元璋就索性把他一锅端了。

  这个案件是否冤枉了?杀人是否真的杀得太多了?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我个人的看法是倾向于认为总体上并不算冤枉。

  11、封建社会的弊端所在

  朱元璋想永葆自家的江山,想建设一个法制厉行的美好社会,他不能允许自己开创的国家混乱污秽,他想规避掉自己死后天下复又大乱的任何一点风险,所以他屡出铁碗重拳——他有错吗?按他的理念和思路来说,他没有错。

  而各大功臣呢?都是血火里冲杀出来的好汉,吃过苦,挥过汗,流过血,坐了江山后想过得舒服一点,享受一点,所以不免放纵一些、恣肆一些——这虽然可以理解,但前提是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

  可因为帝王永固江山的防范意识,难免会有若干有过或无过的功臣死得可能比较冤……那么,后人又该怎么评说这一切?

  其实,这类问题说到底,症结势必还是要归结到制度问题上来。封建社会的制度弊端在封建社会恐怕是任何帝王也解决不了的,人类惟有不断地迈进更文明、更民主、更开明的社会形态,才能从根子上来克服这些弊病吧。

  总之,综上所述,我以为朱元璋没有原则、随心所欲地屠杀功臣的说法在总体上是很值得深入探讨和质疑的,乃至也是有可能完全推翻或部分推翻的。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