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4
刘后父家世寒微,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五载:
章献刘后本蜀人,善播鼗,蜀人宫美(《宋史·后妃传上》作龚美)携之入京。美以锻银为业,时真宗为皇太子尹开封,美因锻得见,太子语之曰:“蜀妇人多才慧,汝为我求一蜀姬。”美因纳后于太子,。见之大悦,宠幸专房。太子乳母恶之,太宗尝问乳母:“太子近日容貎瘦瘠,左右有何人?”乳母以后对,上命去之,太子不得已,置于殿侍张耆之家。耆避嫌,遂不敢下直。未几,太宗宴驾,太子即帝位,复召入宫。
刘后先为德妃,真宗的皇后郭氏死,真宗力排众议,立刘氏为皇后。这当然是因为刘后不仅美貌,而且聪明。《宋史·后妃传上》载:“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又云:“天禧四年,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真宗去世,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垂帘听政十一年,明道二年(1033)去世,年六十五。史书云:“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又云:刘后垂帘听政时,小臣方仲弓上书,请依唐武后故事,程琳又上《武后临朝图》,刘后掷书于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事。”这些自是实际情况。刘后不当武则天第二,自然也是鉴于历史上的教训。
仁宗赵祯为真宗妃李宸妃所生,刘后无子,遂养为己子,直至刘后去世,仁宗一直以为自己的生母就是刘后。据《宋史·后妃传上》,李宸妃原为刘后侍儿,侍真宗寝,有娠,生仁宗。“初,仁宗在襁褓,章献(刘后)以为己子,使杨淑妃保视之。仁宗即位,妃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天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妃死出也。”这当然是刘后不许人告诉仁宗生母是谁,大概也是她不近人情的一面吧。李宸妃处事小心谨慎,她当然也不敢承认自己是仁宗的生母。《后妃传》还载:李宸妃去世,刘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丞相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刘后说:“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也?”并说:“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吕夷简说:“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则丧礼宜从厚。”刘后醒悟,终以太后礼葬之。这当然是吕夷简的远见之明,因为他知道仁宗实为李宸妃所生,这事早晚仁宗会知道的。李宸妃死于明道元年(1032)二月,即刘后去世的前一年。刘后去世,燕王赵元俨始为仁宗言其生母为李宸妃。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八载:
章献(刘后)上仙,燕王谓仁宗言:“陛下李宸妃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号恸毁顿,不视朝者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尊宸妃为皇太后,谥章懿。甫毕章献殿殡,幸洪福寺祭告,易梓宫。帝亲哭视之,后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者,以有水银沃之,故不坏也。帝叹息曰:“人言其可信哉?”待刘氏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