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5
中国可反用“中国威胁论”威慑敌寇
其实,外边流行“中国威胁论”也不都是坏事。运用得好,坏事还可以变成好事。威胁论能够“妖魔化”中国,也能吓着鼓吹“威胁论”的国家。比如说,有人讲中国军费达到1800亿美元;中国拥有6000枚核弹头、可以把美国打回中世纪;比如说中国军事不透明、军事实力被低估云云。这些东西形成舆论导向,也会产生威慑力。
因此,青衫老祖有个大胆建议,面对美帝的战略围堵,面对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中国不妨将计就计,利用外边的中国威胁论,对敌对势力进行舆论威胁、战略威慑,达到“张飞跑马扬尘布疑兵、吓阻曹操百万兵”的目的。
实际上,战争从来不单纯是军事搏杀,而是军事、外交、政治、舆论、计谋、间谍、资讯的综合较量。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一支笔、三篇文稿吓退傅作义十万兵的故事至今被传为佳话。而实际上,由于当时辽沈战役激战正酣,我冀中、冀西兵力薄弱,西北坡几乎相当于空城。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凭一支秃笔吓退十万国军,充分显示了舆论战的巨大威力。在当前形势下,青衫老祖认为,适度运用舆论战,借助敌对势力的恐慌心理,对敌对势力进行真真假假的战略威慑,不失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策。
资料图:西方中国威胁论论调
为此,青衫老祖建议:第一,搞好官民互动,形成“民间唱黑脸,官方唱红脸”的舆论格局。有些硬话,官方不方便说,就放手让民间去说。民间的语调越硬,官方回旋的余地越大,与有关国家交涉的筹码越多。为此,绝不能给主张对外强硬的网络意见领袖扣上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伤害国人爱国主义精神的破帽子。
第二,搞好军政互动,军方唱黑脸,政府唱红脸。近来,军界有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发言日趋增加,相对于外交部而言,军界的发言更具后盾和威慑作用。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必须按照习总的“能打仗、打胜仗”标准说话办事。而外交的任务则是广交朋友,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朋友搞得少少的。如果军队是硬实力的话,外交就是软实力,软硬结合,才能真正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