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战史风云 >

热门推荐

揭秘:滇缅公路何以成为中国抗战后方生命线?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7

  滇缅公路的建成通车,对于当时国民政府获得国外大宗贷款和大批军援,尤其是签订中美“桐油借款”,以及国民政府向美国购买战略物资都具有一定影响。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至1945年间,美国先后共有13·7亿美元的援华贷款;苏联从1938年至1940年共援华4·5亿美元,英国援华6 050万英镑。而海外爱国侨胞在抗战头四年中,就对祖国的捐款金额高达15·63亿法币,购买公债6·8亿法币。这些巨额款项购买的援华物资,很大一部分是由滇缅公路运输进来的。


  昆明也因滇缅公路而成为了当时美国等援华军用物资的重要集中地。据统计,从1939年到1940年6月间,滇缅公路每月运入的军用物资已达1万吨。1941年全年,通过滇缅公路运入的军用物资及其它各类物资的数量达13·2万多吨。1941年11月的运输量最高,达到1·75万吨,成为滇缅公路开通以来的最高运输记录。在1939年至1941年运输的大量战略物资,对解决当时中国战时的经济困难问题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且直接充实和加强了国内抗战力量,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对于中国大陆反攻日寇的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滇缅公路也是一条对外通商贸易路。当时中国的矿产品、农副产品、手工业品,如锡、钨、桐柚、锑、生丝、猪鬃、绸缎等,主要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仰光,销往英、印、美欧洲、东南亚国家,获得了不少外汇,对支撑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起了一定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