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战史风云 >

热门推荐

揭秘:滇缅公路何以成为中国抗战后方生命线?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7

  昼夜繁忙运输的滇缅公路,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生命线,也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试图把滇缅公路这一中国抗战大后方生命线切断。

  1940年10月,日军飞机开始轰炸澜沧江上的昌淦桥和怒江上的惠通桥。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共出动飞机400多架次,分10多次轰炸这些桥梁。由于滇缅公路关系整个抗战的大局,它一刻也不能停下来,所以每次空袭之后,大桥抢修队就不分昼夜地抢修大桥。

  据当事人回忆录记载,1941年1月23日,日军飞机第14次轰炸昌淦桥,这一次日本飞机把这座满目疮痍的大桥彻底炸断了。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国民政府交通部很快接到来自大桥抢修队的电报,说滇缅公路上的车队已经再一次地越过了波涛汹涌的澜沧江,整个公路全线继续保持着畅通。原来早在两个月以前,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就预想到大桥有可能被日军日益频繁的空袭彻底炸断。他们找到了一些空的汽油桶,将每70多个空汽油桶连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就成了一只简易的渡船,汽车开上去之后,用钢缆将渡船在两岸拉来拉去,这样,汽车就可以过江了。三个月后,被炸断的昌淦桥经全力抢修又恢复通车,并一直使用至今。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