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战史风云 >

热门推荐

阪泉之战存在过吗?上古阪泉之战是真是假?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9

  以上引文由于文简意涩,难以通释其全文,但对其主要内容还是可以把握的。文中所说的帝榆罔,乃是八世炎帝的名号。榆罔继承炎帝之位后,诸侯互相侵伐,社会混乱,炎帝榆罔想整顿社会秩序,乃分设二正二卿,司百工,还命蚩尤驻守少昊之地,以临四方,但榆罔德薄,不能驾驭蚩尤。蚩尤不仅不遵命,反而起兵驱逐榆罔,自居涿鹿,兴封禅,而自号炎帝。这段文字最主要之点,是说明蚩尤不听炎帝调遣,反而驱逐八世炎帝榆罔,居涿鹿,冒称炎帝。由此可以推断,在阪泉与黄帝作战的是蚩尤而不是炎帝。对此罗苹关于这段文字的注文说的更为清楚。现先引其注文,再略作分析。

  《史记》言炎帝欲侵凌诸侯,《大戴礼》言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后周书》云炎帝为黄帝所灭,《文子》亦谓赤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皆谓蚩尤。而书传举以为榆罔,失之。《集仙录》云黄帝克榆罡(罔)于阪泉,黄帝非与榆罡战也。至《世纪》(指皇甫谧《帝王世纪》)遂谓黄帝与神农战,而炎帝克蚩尤,非也。陆德明云:“神农后第八帝曰榆罡。时蚩尤强,与罡争王,逐榆罡,罡与黄帝合谋击杀蚩尤,此得之。”

  罗苹在注文里批判了《史记》、《大戴礼》、《后周书》、《文子》、《集仙录》、《帝王世纪》等古籍关于“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或以蚩尤为榆罔(八世炎帝)的错误说法,唯独对陆德明说的“罡(榆罔)与黄帝合谋击杀蚩尤”,予以肯定,而说“此得之”。罗苹的意见值得重视。

  已故著名史学家孙作云教授于1989年第1期《民间文学论坛》上发表的《蚩尤考》一文中,引焦赣《易林》“战于阪兆,蚩尤败走”句,认为“战于阪兆”,即史书所谓“战于阪泉之野”。又据崔述《古史考信录》言“炎帝在黄帝之后,未尝与黄帝有战事”,故孙作云先生得出结论说:“可见黄帝教六兽以伐炎帝之事乃为伐蚩尤之讹传。”我认为孙作云先生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以上论证了炎黄阪泉之战乃是黄帝与蚩尤战阪泉之误传。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我准备把我论证过的问题,再概括地重述一遍,以便加深印象。

  炎帝和黄帝是由少典部落分离出来的两个族群。炎帝族靠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首先强大起来,成为中原各族群的领袖。包括黄帝族、蚩尤族在内的各族群都要听从炎帝的号令。炎帝族的领袖共传了八世,到末帝榆罔时逐渐衰落下去,与此同时黄帝族、蚩尤族发展强大起来,特别是蚩尤族凶暴侵凌诸侯,炎帝不能制。炎帝欲派遣蚩尤去驻守少昊之地。蚩尤不仅不服从调遣,反而起兵驱逐炎帝,而占据涿鹿,并冒称炎帝,或称阪泉氏蚩尤,雄据北方。炎帝斗不过蚩尤,就求助于黄帝。此时黄帝“修兵振旅,诸侯宾从”,势力强大,就接受了炎帝的求援。于是炎黄二帝就联合起来,在阪泉打败了冒称炎帝的蚩尤,这就是阪泉之战的真相。不久,蚩尤再次作乱,炎黄二帝又联合起来大败蚩尤于涿鹿。这两次对蚩尤的战争,都是以黄帝为主力。炎帝自知实力,已不能再号令诸侯,于是就把“天子”之位让给黄帝。黄帝遂成为中原各族的共主。由于炎黄二族同出于少典部落,又联合起来两次大败蚩尤,并且炎黄二帝都担任过中原各族的共主,故深受中原华夏各族的敬重,以后并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