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2
平型关大捷,歼敌1000多人,毁敌汽车100辆,大车200辆,缴获步枪1000多支,轻重机枪20多挺,战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战利品。这是中国抗战开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要是八路军115师和日军进行硬拼的话,肯定不是对手,但是,我们却凭借地理优势,取得了以弱胜强的传奇胜利。
可以说,在西征战争中,蒙古军队基本上和敌人打的是巧战,没有硬拼过,因而每次都能以少胜多。
2.百战百胜的“后退——合围”战术。
蒙古人在战斗中,很少和敌人硬拼硬,也就是说,他们很少和敌人正面迎战。正面迎战往往会造成己方较大的伤亡,而且胜算的可能性也不大。他们利用骑兵高度机动的特点,采取引诱敌人进攻,然后退却,在退却中对敌人进行包围的战术,这种战术每每取得了胜利。 蒙古人的逃跑——合围战术分为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
在战略方面,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
如果敌人确实强大,他们就退上几天,跑上几百里路,把敌人拖得分散开来,然后抓住战机,消灭其中最关键的敌人,然后顺势击溃其他敌人。
这种战法的经典战役是者别和速不台第一次横扫俄罗斯的卡马尔河大战。
1222年,在南俄罗斯的钦察大草原上,者别和速不台打败了钦察人,钦察人向俄罗斯诸侯求援。俄罗斯各诸侯召集了一支八万人的大军,向者别和速不台进攻。
当时,速不台和者别的军队只有2万5千人,面对八万俄罗斯军队,军队人少的者别和速不台不是正面和他们交锋,而是撤退。俄罗斯联军看到者别和速不台撤退,就紧追不舍。这别和速不台连退12天,退却几百公里。长达12天的追赶,俄罗斯军队相当疲倦,各军团之间的间距逐渐拉大。1222年5月31日,者别和速不台在卡马尔河边抓住战机,把一支脱离大部队的军队击溃,其他军团不战而退,蒙古军队乘胜追赶,最终将俄罗斯联军全部消灭。
这种长时间,大空间的退却合围的机动战术,往往会将敌人拖累,然后抓住战机,消灭其中的弱势部分,动摇敌人军心,就可以乘势击溃敌人。这种战术,往往能够取得以少胜多的奇效。
在战术方面,蒙古军队也善于运用退却合围战术。
这种战术,一是退却设伏。他们在前面设下埋伏,然后和敌人交战,假装不敌逃走,把敌人引进包围圈,一网打尽。
这在者别和速不台跟格鲁吉亚人的战斗中收到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