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3
那是延和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六月,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出一股谣言说:“根据星象,皇帝有灾,皇太子应当即位。”显然,制造这个谣言的目的是为了挑拨睿宗和太子李隆基之间的关系。谁知,睿宗听后不但不恼怒,反而说:“传德可以避灾,我的主意打定了。”到了七月,睿宗便颁布诏令,把帝位传给皇太子。据说,李隆基知道这一情况后,往拜睿宗,一边叩头,一边流泪表示拒绝。睿宗却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是因为你上的功才能够第二次即皇帝位,现在根据星象,帝位有灾,我想退位回避。只有圣德和大功大勋,才可以转祸为福。现在把帝位传给你,已经有些晚了,你何必拒绝呢难道非要等到灵柩前即位才算是孝吗?”李隆基听后,只好点头答应。就这样,睿宗自称太上皇,把帝位传给了李隆基。除军政大事外,三品以下官员的除授和刑罚,李隆基都可以决定,李隆基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宗。就在这帝位和平过渡,宫廷平静无事的时候,突然,又一场狂飙从天而落。
太平公主之乱
这是一起更大的乱子,制造这场乱子的罪魁是太平公主。原来,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政变,除掉韦后以后,依仗功大,日益骄奢,不可一世。她的田园面积越来越大,几乎包括了京城附近所有的肥田沃土。她宫中的器物越来越精细,繁多,专门为她采购的人在四川,江南和岭南地区的道路上络绎不绝。她使用的车马仪仗和皇宫中帝后们用的没有丝毫区别。她的陪侍仅少年男子就有数百人,而且都是身披罗绮。至于上了年纪的老妇,更有几千人之多。各地送给她的狗马等玩物,多得不计其数。此外,这时太平公主在私生活方面也越来越堕落。当时。她的丈夫武攸暨刚死不久,有个叫惠范的胡僧家中豪富。财宝很多,很善于巴结权贵。于是,太平公主便和他狼狈为奸。太平公主曾专门为惠范和尚在玄宗那里谋得圣善寺寺主位置,加三品,封公爵。不仅如此,太平公主对朝政的干涉也使玄宗不能容忍。她内结将相,外连王公,专谋异计。当时,朝中宰相七人,有五个和太平公主关系密切。一个叫萧志忠的,因为依附了太平公主,就由一个州官晋升为刑部尚书,中书令。他随便出入太平公主府第,早晚环伺在公主的周围,成了公主一个忠实的奴仆。还有掌握皇宫禁兵的常元楷,李慈,也常在私下里拜谒太平公主。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七月三日,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湜,雍州长史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应太平公主之召,来公主府上密谋,议定第二天,即七月四日,由羽林军作乱,发动政变,推翻唐玄宗,拥立太平公主登基当皇帝。但是,这个阴谋很快被唐玄宗发现了。七月三日深夜,玄宗颁布密旨,命歧王李范,薛王李业,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取马厩中闲散马匹以及家丁二百多人,率太仆寺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数人,出武德门,入度化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皇宫北门门洞内,杀死了常元楷和李慈,又活捉了萧至忠,岑义等人。这些人先后被软了脑袋。太平公主发现形势不妙,急忙逃进圣善寺,在那里住了几天以后才又回到家中。不过,最后她还是被赐死。随同太平公主一起死的,还有他的儿子及党羽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