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0
一直以来,由于身份尴尬及售后服务方面的短板,“平行进口车”长期处于市场灰色地带,无法与中规(符合中国相关法规)进口车公然叫板竞争。尤其是近年来,受到中规车不断增多、进口车4S店拓网加速的冲击,非中规车的市场份额更是逐步萎缩。
然而,今年以来,却不断有关于平行进口车的利好消息传出。今年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平行进口车经销商不再受备案制度限制,正式“登堂入室”。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提出的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方案也在评估中。近日,北京平行进口车集散地——亚运村汽车市场(以下简称“亚市”)更是宣布针对平行进口车推出汽车三包保险,以弥补平行进口车在售后服务上的缺失。
自我介绍
平行进口车
所谓平行进口车,是指除国内总经销商以外,由其他进口商从产品原产地直接进口的车辆,其进口渠道与国内授权经销渠道“平行”,故称之为平行进口车,实际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水货车”。
引入平行进口车的车商没有获得厂家授权,是绕过国外品牌在中国的总代理商,将国外的进口车直接引进中国销售,终端销售渠道也不是各品牌4S店。由于平行进口车是厂商分别针对美洲、中东、欧洲等市场所生产的车型,而不是专为中国市场定制,因此又被称为非中规进口车。目前,市场中这类车主要以美规车、中东版和欧洲版等车型为主。
定位
政策解除身份尴尬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平行进口车的身份都较为尴尬,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2005年颁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中明确规定,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在境内销售汽车必须授权国内企业,或者在我国设立企业负责销售。基于这样的规定,多数海外车企都在国内设立了销售公司,负责进口汽车的总代理,而这个销售公司,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该品牌进口汽车在中国的唯一经销商。
这让进口车在国内的价格和海外的价格有了悬殊的差距,也使得一直以来,平行进口车的销售都处于灰色地带。据了解,国内不少经营平行进口车的公司,大多通过天津、大连这样的港口得到货源。
直至今年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宣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停止实施备案工作后,从事汽车品牌销售的汽车经销商(含总经销商),按照工商登记管理相关规定办理,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这意味着,经营平行进口车的车商们获得了一张明确的身份证,卖车时不用再顾忌总经销商和4S店的存在,不用再遮遮掩掩地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