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03
距离发改委公开宣布湖北奥迪经销商存在价格垄断已过去三周,可罚单仍没有开出。
这一过长的等待甚至让奥迪丢掉了“中国汽车业第一罚单”的名号。8月13日,武汉市四家宝马汽车4S店因协商统一收取PDI检测费构成价格垄断协议而被处罚160万,这一处罚干脆利落。而执行机构正是背负着悬而未决的奥迪垄断案的湖北省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分局(简称“湖北价监局”)。
奥迪案为何难判?对此,奥迪当地经销商有一肚子话,却不敢在这个敏感的时候说出。而记者了解到,除了金额的难以界定外,针对此案的起因与判罚,争议和交锋从未停止。记者从多方得到证实,虽然奥迪厂家和经销商都认罚,但引发湖北奥迪经销商联合上涨售后服务价格的根由—与当地保险公司的矛盾并没有解决。
而这一“未解决”也让这次反垄断判罚可能达到的效果遭到质疑。熟知内情的业界人士称,看似简单的价格垄断判定背后,奥迪垄断案是一次典型的汽车售后利润链上长久矛盾的爆发,是两大行业垄断体—汽车厂家(包括4S店)和保险公司“撕破脸皮”的一次强势对峙。
“经销商错就错在以暴制暴,但前提是保险公司先实施了渠道垄断。”接近汽车流通协会的知情人士上周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该协会已经将湖北车险市场的垄断现象投诉至发改委,但相关部门是否会就此展开对保险行业的反垄断调查不得而知。
涉及生存与利润,在制约与反制约的较量中,谁该作为垄断者被罚?这不仅对双方而言尤为重要,对发改委而言,同样是个涉及公平执法的难题。
记者获得的最新消息是,湖北价监局对于当地奥迪经销商反垄断的处罚结果,将于近期对外公布。连日来,虽然经济观察报记者就湖北奥迪经销商与当地保险公司纠纷一事,分别通过电话、短信的形式联系奥迪销售事业部服务运营部华中区域负责人、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公关部负责人,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均未获回应。
自投罗网
按照多家奥迪经销商及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反垄断部门对湖北区奥迪经销商开出反垄断罚单,只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经销商与保险公司在材料和工时费定价上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博弈。“人保牛嘛,谁动得了它!”说此话的宋飞(化名),是武汉某奥迪4S店售后服务经理,在奥迪垄断案被关注之初,他有很多话说,但最近他不再做任何评论。因为在这个只判未罚的敏感时刻,任何带有“想法”的说法都很容易被认为是对发改委的判罚有意见,而这都将对最终的罚款力度产生影响。
按照当地另外几家奥迪经销商的说法,武汉的奥迪维修工时费是全国最低的,和10年前是一样的,只有全国其他地区的1/3,“现在武汉只是要和全国持平,就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