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0
《21世纪》:长安汽车目前面对公车改革有何准备?
朱华荣:实际上,长安不是因为国家要出台公车改革政策才有所准备,而是在此之前就有意进军公务车市场。当然,我们在进行产品研发的时候,并不只针对公务车采购标准,而是面向广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我们专门设计了公务版,特别邀请了一些公务人员对车型进行评价,并对该用户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此外,我们还专门对国内一些热销的公务车进行对标,建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和销售团队,这是准备过程。
从产品层面来说,现在除了长安睿骋以外,逸动也接到了公务车采购订单。实际上,现在的“1616”标准车型比政策规定的“1818”或“1816”标准,带来的市场空间更大。也就是说,现在长安主攻的是地方公务用车,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公务车采购市场。当然,在往上发展,我们也准备了级别更高的SUV和轿车,明后两年都会推出。
《21世纪》:当初长安在进行公务车产品研发时,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国家要进行公车改革的信息?
朱华荣:当时并不明确,我们分析应该会有这样的市场机遇,但风险也比较大,关键是自己的产品能否做出差异化来,带有自己的DNA。事实上,目前差异化的竞争或者每一个用户群体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都会成为他自我骄傲的理由。比如,我们对逸动用户曾进行过调研回访,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的车很漂亮”。所以我们也是先从外观入手,来打造长安产品的差异化和DNA,现在这也是长安的优势。目前,我们的意大利研发中心,已经有100多人在专门为长安做造型。
《21世纪》:您刚才提到,进行公务车研发也存在比较大的风险,这个风险具体指的是什么?
朱华荣:我说的风险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原来并没有这样的政策导向;二是就现在而言,公车采购的数量在不断下降,而越来越多的车企都想进入这一市场,蓝海已经变成红海。
毕竟每个车企的定位是不一样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也不是所有的汽车品牌都能进入到公务车市场中去。实际上,公务车市场有自己的特点,如果盲目进入,可能会失去自己的特点和DNA,进而失去本身原有的用户基础,这就是巨大的风险。
此外,政府未来的公务车采购对成本要求会越来越高,某些时候会要求车企提供折扣,这在国际范围来讲,也是屡见不鲜,所以车企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21世纪》:长安打造的“五国九地”研发模式,从去年开始进入到产品的收获期。未来,长安在自主创新层面,还会实施哪些战略?
朱华荣:这里面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长安要进一步把产品做好,提升产品质量。现在长安车型的故障率标准要全部低于合资品牌,质量标准要高于合资品牌,这方面的数据将在不久的将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