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人物 >

热门推荐

程远有话就说——压力面前 更需“定力”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1

  在当下的中国汽车业,合资成为主流,成为时尚,成为既得利益者坚守的阵地,一汽集团对发展自主品牌有着这样明确而坚定的认识,值得钦佩。从许宪平表达的这种认识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希望。

  如果我们的汽车业只顾局部利益,只顾企业眼前利益,追求无限制的合资,未来中国市场就会成为跨国公司的“品牌殖民地”,所谓“汽车强国梦”就永远只是一个“梦”,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麻醉品。

  对企业“规模”的理解,许宪平也颇有见地,认为企业的规模应当是靠战略整合和资源共享形成的,在于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有多大作用,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相加的规模,就没有意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宪平坦然承认, 无论在规模、产品,还是技术方面,一汽的压力都是巨大的,但是不管面临多大的压力,一汽都将坚持先追求质量,然后是数量;不管怎么着急,都要按照科学规律把产品做好。许宪平把这叫做企业的“定力”。

  当前,盲目追求企业规模,也是汽车业一大误区,一讲“规模效益”,就认为企业越大越好,为了做大规模,四处兼并,不问是否能弥补自己的短板,也不管自己的是否能够掌控,反正“拾到篮子里就是菜”,结果正如许宪平所言,兼并来的只是一个包袱。事实上,全世界兼并重组成功的比例不到30%,包括那些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

  中国汽车行业、中国的汽车企业,需要有自身的“定力”,不能听风就是雨。对具有“定力”的企业,我们充满尊敬。

  对中国汽车业的前景,许宪平持“谨慎乐观”态度,固然中国经济的发展会让更多的人拥有汽车,意味着汽车业未来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所谓“十年黄金发展期”,但更要看汽车业业面临的能源、环境、交通、安全四大障碍,提出“要从技术上解决,真正做到人、车、社会的和谐发展”,他认为这是“企业的一份责任”。

  现在汽车界流行一种情绪,一心只想拼命卖车赚钱,一味地批评交通拥堵,空气状况差,却不愿,也不想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些媒体更是起哄,看到有地方迫于环境与交通压力,对汽车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就群起而攻之,不懂得只有平衡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与许宪平对话,是轻松的,也是睿智的,对行业同仁也许会有所启迪,大家有空不妨看看,一起交流交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