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政策 >

热门推荐

解读民生新规:电召服务"不到位"就算拒载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9

  “取消有机转换标志,便于消费者辨识。转换标志和有机标志,有些消费者分不清楚。”上述负责人举例称,处于转换期内的产品,不算真正的有机产品,以后不能粘贴有机产品标识售卖。

  一般来说,一个组织申请有机产品认证后,要有1~3年的转换期才能正式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在这1~3年内,农场要完全按照有机认证标准进行生产,但其产品不能叫有机产品,只能叫有机转换产品,只能使用相应的有机转换标志。因此,取消有机转换认证及其标志,能从根本上杜绝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利用有机转换认证冒充有机认证的行为。

  “喊停”篡改乳粉标签欺诈行为

  自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作出上述明确规定。

  “主要目的是要求境外生产企业按中国标准生产供应中国市场的产品,从源头上保证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最大程度避免篡改中文标签欺诈消费者的行为。”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企业必须认真学习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保证产品符合中国的各项规定,保证中文标签内容真实准确。

  “意义比较大。”乳制品专家雷永军解读称,新规能够让进口乳粉市场更加规范。原先一些进口乳粉贴的标签不合规格,国内消费者半天看不懂。也有一些产品贴着中文标签,但个别经销商偷偷将其换掉,按照自身理解换标识。

  另外,质检总局规定,对华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境外生产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注册。自今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允许进口。

  “不是说谁想把奶粉生产出来,卖给中国就可以啦。”雷永军表示,注册规定的最大好处在于明确了生产企业负全责,出现问题易追溯。“现在等于工厂负责制,有一个前提是先看生产符不符合条件,把过去一些‘假洋鬼子品牌’、来料加工等行为一网打尽,让市场更纯粹。”

  近几年,奶粉代购生意很火,市场状况也是鱼龙混杂。在雷永军看来,标签及注册新规,意味着厂商全程负责产品质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代购生产商门槛。“每一罐产品都‘有主’(可查),鼓励国外生产企业针对国内市场自创品牌。”

  质量短评:一枝一叶总关情

  4月1日起实施的质检总局三部民生新规,一是管严了“嘴”:有机产品认证制度正式统一、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入境前印刷好;二是照顾了“腿”:出租车电召不到位算拒载。这些老百姓身边的要紧事有了标准和制度约束,又给消费信心加了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