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政策 >

热门推荐

政策多管齐下谋汽车强国 掀起车企国际化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2

  一场从上至下的中国汽车业变革,一触即发。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多个主管部门对中国汽车业提出新规划。其中,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整车企业、跨国零部件企业成为重中之重。一旦相关政策出台,或掀起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浪潮。

  汽车强国梦渐近

  在提前实现世界汽车大国的目标后,主管部门将目光投向了汽车强国这一目标。

  “最近我们接到一个新的研究任务,即2020年中国如何变为世界汽车强国”,在日前举行的“2013第四届中国汽车产业投融资策略论坛”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情报所总工程师兼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和表示。

  汽车强国梦的另一推手来自于国资委。据悉,国资委等相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规划和部署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工作。国资委牵头制订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进行完善和调整,明年初有望出台。其中汽车业被明确列为纯市场类企业,以盈利作为考核标准。此外,国资委希望重点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国有汽车集团是中国汽车业的重要力量,在中国汽车集团销量前十强中占据前七席。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10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一汽集团、长安汽车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华晨汽车集团、长城汽车、江淮汽车集团和吉利汽车,销量分别为422.13万辆、282.09万辆、236.60万辆、183.70万辆、164.77万辆、75.33万辆、64.15万辆、62.15万辆、43.72万辆和43.14万辆。除排名八至十名的长城汽车、江淮汽车集团、吉利汽车外,其余均为央企或地方国有汽车集团,其总销量占今年前10月汽车总销量的80%。

  多方政策推动,将助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中国跻身世界汽车大国受益于政策推动及多种因素。2004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提出“2010年成为世界汽车大国”这一目标,主管部门亦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提前一年实现世界大国的目标。

  考核车企国际竞争力

  在这场国际汽车集团的大考前,不少车企希望抢跑,但具体量化考核指标还待确定。

  黄永和指出:“成为世界汽车强国的标志是什么?一方面,汽车出口量增长至一定规模。另一方面,需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整车跨国公司或零部件跨国公司。”如何具体量化考核指标,目前尚未确定。但按照中国汽车业现状,离国际化目标有相当距离。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