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5
新野猴戏在2009年5月入选了第二批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民众和政府都十分看重这一名片。
为了让猴艺适应时代需要可持续发展,新野林业局主管的新野猕猴艺术协会发起人黄爱青说,政府支持他们把猴艺由街头表演向景区、动物园表演,甚至与广告公司合作转型。
但是,杨林贵、杨志合、鲍凤山等第二代耍猴艺人,并不打算让自己的孩子继承猴艺,除了耍猴吃苦,收入不稳定,“不体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希望“孩子读书进城,做个体面人”。
杨林贵说,街头耍猴占地表演,近几年越来越被警察、城管驱赶,“城里人看我们就跟要饭的似的,没有什么尊严”。去年,他放弃了耍猴。
观众们对于耍猴的看法也不断改变。2011年鲍庆山在西安表演“猴子夺鞭”。在农村,这是最受观众青睐的节目——耍猴人将鞭子甩得震山响,在猴子身旁抽打,猴子则“疼”得嗷嗷乱叫。表演的高潮,被“鞭打”的猴子奋起反抗,夺下耍猴人的鞭子。
但是不少围观市民指责鲍庆山过于残忍,虐待动物,几个愤怒的小学生当场拨打了110,鲍庆山被警察驱离。这让他哭笑不得,“打猴子是假的,城里人太生气了,都没看出来。”
动物权益保护是世界潮流。2011年,美国一家马戏团在洛杉矶演出时,约有500人参加示威抗议动物表演;2012年,示威人数增加到了近1000人。今年10月,两名新野耍猴艺人在长沙车站北路耍猴时,被举报给长沙市林业局,林业执法人员以没有“野生动物运输证”,将他们驱离。
猴子阿丹死后,一手把它养大的鲍凤山陷入悲痛。为了不让哥哥伤心,弟弟鲍庆山将两只小猴放在自己家里。
10月14日,鲍庆山和鲍凤山找到新野县猕猴艺术协会,希望能找到一份在景区耍猴的工作。“阿丹是主角猴子,没了它,等于是断了演出的活路。”鲍庆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