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财经 >

热门推荐

黄声远的宜兰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41

晚上九点多,黄声远开着他的大越野车,载着我在宜兰县城的街道上悠游,每到他介入的其中一项作品,他就停下车来,向我详细介绍。“如数家珍”,我心想,整个宜兰县城就好像黄声远的私人珍藏展览馆似的,这就像他的宜兰。

黄声远的“田中央建筑事物所”就位于宜兰县新县府所在地的附近,大约如同内地的“新城”或“新区”,但是完全没有内地新区的宏大叙事感,除了县府、县议会、地检署等设计味明显的建筑及绿化,其它完全是农村的模样,保留了许多水田和池塘,以及独幢的类似农舍。

“田中央”就是水田中央的一幢两层的小楼,晚上在这一带是少见的灯火通明(那是建筑师们在加夜班)。当我下了出租车走到门口时,蹿出来一条大狗朝我狂吠,很快有个年轻人走出来止住了它,就是跟我打电话联系的那位,把我接了进去。

是的,我提前到了一个小时,所以黄先生还没有回来。“田中央”的两层小楼里有七八位建筑师正在拥挤(堆满各种图纸)而具设计感的桌位前忙碌。一楼墙壁的显眼处,有那个著名的广告画:“今天拆大埔,明日拆政府。FUCK THE GOVEMENT”有着乙方的愤恨在心里?

宜兰的可能性无限大

黄先生回来了。黄色休闲外套,牛仔裤,有点娃娃脸,看上去像是刚刚大学毕业没几年的IT男,看不出年近半百的谜底。

我们从宜兰谈起。

“我不太觉得宜兰是一个农业社会。至少它不是台北,至于它是什么,我也不晓得。它一直在变,可能性无限大。”在黄声远的描述中,宜兰是这样一个城市,很单纯,没有清楚的目的性,好像有点不急,但也不慢;你也不一定要干完某件事情,没有预期的目的,在相处的过程中,答案是开放的,但是也有连续性。宜兰人都这样,连政府都这样。“宜兰的状态我很喜欢,因为宜兰不是农村,农村比较富嘛;它也不供应都市所需农产品;但它也不是以发展成为都市为目标。”

黄声远说这是宜兰吸引他离开台北迁居这里的原因所在。黄声远并不是宜兰人,反而是在台北长大,1986年从东海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就“逃离台湾”赴北美留学,1991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之后先于洛杉矶Eric.O.Moss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后在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建筑系任教,回台后也先后在淡江大学、交通大学等任教。黄声远有个要好的同学是宜兰人,因那个同学的缘故,在大学时就第一次来宜兰,爱上这个地方。那个同学刚开始在宜兰做老师,被学校辞退,就当公务员,后来做了宜兰县的环保局长,以他的个性,没有人想他可以做官,但在宜兰就是可以,黄声远直呼宜兰这个地方真是很怪。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