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1
昨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立法会宣读了2014/2015年度香港财政预算案,与以往的财政预算案不同的是,此次预算案大幅减少了对基层市民的一次性补助。曾俊华在随后的记者会上称,尽管短期及中期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健康,但长远可能出现赤字。市场人士称,这份预算案符合市场预期,香港特区政府确应放眼未来,为香港的长远利益未雨绸缪。
量入为出
根据最新的香港财政预算案,今年香港有多项基层受惠措施被削减或取消,其中包括不再设置电费补贴、公屋代缴租金由去年的2个月减至1个月等等。去年政府一次性补助措施花费330亿港元,而今年的花费在200亿港元,减少40%。
美银美林香港宏观经济师周奂彤称,在此次财政预算案公布前,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多次向公众通气,今年的“派糖”补助措施可能会较往年显著减少,所以市场已早有准备;由于香港特区政府的盈余继续减少,这种情况可能明年还会继续下去。同时政府加大了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经常性开支的支持,隐约向民众透露了不可过分依赖一次性补助政策的信息。在他看来,政府确实应该把重心放在长远持续增长上。
曾俊华在预算案中称,2013/2014年度盈余为120亿港元,截至今年3月31日底,财政储备预计为7459亿港元,而他预计2014/2015年的综合盈余将达到91亿港元,在2015年3月底,财政储备预计为7550亿港元,相当于22个月的政府开支。
随着每年政府的盈余在持续减少,有市场人士担忧香港未来出现财政赤字,难以支持未来的开支。
“短期及中期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都会保持健康,但是长远有出现赤字的可能,任何政府都不希望最坏的情况发生,政府也会在收入及开支方面推出措施,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曾俊华说。
目前政府有超过7000亿港元的财政储备,其中有2200亿港元是土地基金的结余,约1300亿港元属于有指定用途的基金,其余存放在“政府一般收入账目”的4000多亿港元可以用于应付日常运作。所以香港特区政府正在考虑利用土地储备为基础,加入每年盈余的一部分,设立“未来基金”,即使政府持续入不敷出,都可以有一定后备资源,以便开展关键的基建项目,继续推动香港经济发展。
楼市泡沫风险“非常高”
至于香港人最为关注的楼市,此次财政预算案中并没有大幅提及。曾俊华称,香港物业市场在低利率、资金泛滥的情况下,已经偏离经济基调,泡沫风险非常高。在楼市供求恢复至较平衡的水平前,政府有必要维持各项管理需求措施,以免楼市泡沫风险增加,损害香港整体经济和金融稳定。
不过,周奂彤认为,短期内香港特区政府不会推出更多打压楼市的措施,尽管目前香港楼市没有出现大幅回落,香港资金大批涌出的现象还没有出现,但可能会在观望几个月以后再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