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9
2月11日起,台湾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率团到大陆参访,与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交换意见。 在会面背后,是两岸几十年来经济贸易互动的未来更多牵动了被经贸所影响到的每一个个体。在连续多年的向上势头后,台湾对大陆投资的绝对规模在缩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大陆让利模式正在经受考验。
台湾投资退潮
2012年是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发展势头最好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台海两岸贸易额为1689.6亿美元,同比上升5.6%,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367.8亿美元,同比上升4.8%,自台湾进口1321.8亿美元,同比上升5.8%,大陆全年批准台商项目2229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8.5亿美元,同比上升30.4%,截至2012年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8001个,实际利用台资570.5亿美元,占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总额4.5%。
2013年的数据则显得有些微妙。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13年1~10月,两岸贸易额1642.80亿美元,预计全年接近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其中大陆对台出口336.80亿美元,同比增长16.5%,自台湾进口13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3%。
而根据台湾的统计,2013年1~10月台湾对大陆出口674亿美元,同比增长仅0.7%,台湾从大陆进口352.1亿美元,同比增长3%。
2013年1~10月,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640个,同比下降7.2%,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7.1亿美元,同比下降24.4%;同期台湾批准大陆企业对台投资项目仅113件,同比下降2.6%,投资金额仅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8.4%。
不难看出,由于统计口径的巨大差异,两岸间对台海贸易规模、增长速度的评估大相径庭,但总体上,台海两岸经贸关系仍处上升态势。2013年,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五大进口来源地,而大陆则继续保持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顺差来源地的地位。
但2013年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了虎头蛇尾的迹象,尽管贸易额仍在攀升,然而两岸间统计数据的巨大反差已隐约让人看到了数据背后的问题,而台湾对大陆投资项目数量、资金规模的大幅“退潮”,则更反映出大陆这个巨大的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对于台商、台资,难度和挑战性正与日俱增。
ECFA和“大陆让利模式”的瓶颈
2010年台海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台海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此后两岸经贸合作基本围绕着ECFA铺开,2012年,台海两岸共完成18项双边经贸协议,其中包括ECFA后续协商四大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投资保护和贸易协议,和“海峡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一度让两岸经贸界对2013年两岸经贸合作前景充满乐观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