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0
这与葛红林早年的履历相符。
在来到成都之前,葛红林是一位钢铁专家、工程师。早在1984年,他曾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系的工学硕士,后又成为北京钢铁学院和加拿大温莎大学联合培养的工学博士。
葛红林是江苏南通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入上海钢铁研究所,由此开始了他在钢铁系统近17年的从业资历,直至后来出任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海宝钢研究院院长。
改变自2001年开始,葛红林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和中管企业干部到西部地区的第一批126名挂职锻炼干部之一。这是中组部为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而采取的一项影响深远的干部交流举措。
这年10月25日,中组部在北京举行的挂职干部会议上,葛红林作为挂职干部代表进行了发言。这原本只是为期两年的一次挂职锻炼机会,但当5天后葛红林飞抵成都时,却再也没有离开。这一年,他45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2003年8月,就在葛红林两年挂职届满之际,他被组织上确定为成都市长候选人。8月30日,在成都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631名人大代表以626票赞成、2票反对、3票弃权,选举来自上海的挂职干部葛红林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
这是做了多年技术高管的葛红林迎来的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次角色转变。他向记者坦承当初的心迹是:“甘当一个职业化的市长。”他还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清晰的“职业目标”:做好第一任期、实现本科毕业;争取做到第二任期、达到硕博连读。
5年后的2008年1月18日,在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609名人大代表以606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第二次选举葛红林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第二次当选后不久,中组部曾找到葛红林,征求其对今后工作岗位的意见。葛红林回忆,当场表态的同时还亲自以书面形式请求组织,“让我在成都市长岗位上做满或基本做满第二届。”
此前一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成都作为毗邻震中最近的特大城市,让葛红林迎来了市长任上最大的一次挑战,也带给了他施展抱负的广阔空间。葛红林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下了他当时新的决心:“一定要在我的任期内实现灾区的凤凰涅磐。”
依然出乎葛红林预料的是,就在他第二任期快要届满的时候,2012年12月6日,葛红林得到确定的消息:组织上决定将他继续作为下届市长候选人。一周后,新华社正式发布消息称,中组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已被免职。此前,李春城担任成都市委书记、市长约十年之久。
葛红林不得不临危受命。2013年3月2日,在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640名人大代表以639票赞成、1票反对,第三次选举葛红林为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