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热门推荐

外媒看四中全会:法治改革持久反腐有利经济增长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4

外媒看四中全会:深化改革、持久反腐有利于经济增长

10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介绍2014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图为盛来运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中国日报网10月21日电(远达)10月20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在北京开幕。有外媒分析认为,四中全会推进法治改革有望对经济和商业带来积极影响,商界人士对此期待很高;中国未来反腐将是一场持久战,这有助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路透社10月19日发表题为《企业关注中国在重要会议上探讨司法改革》的文章称,本周中国将启动重要的司法改革,试图限制地方官员对法院审理案件的影响,此举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密切关注,他们希望此举将会使司法体制更加公正。

由于司法改革的目标在于让人们相信司法体制的公平性,以减少引发社会动乱的根源,因此这些举措有很强的经济原理。

10月15日,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写道,没有健全的司法制度,就无从谈起经济增长。

李曙光写道,保护知识产权和合同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前提条件,当前的制度存在问题,政府有很大的空间滥用权力。为了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法治将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市场商业新闻网10月19日发表Marie Singer题为《中国进行司法改革,可能让外企受益》的文章称,在中国经营的外国企业希望,在本周四中全会实施司法改革之后,他们被盯上的次数会减少。据政府媒体称,四中全会的目的是减少地方政府对法院审理案件的影响,避免法官成为傀儡。

中国商业界普遍认为,由于法官通常对地方政府和党政机构负责,而它们有自己的既得利益需要保护,所以案件受到公正审理存在难度。

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促使中国改善司法制度。因为一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它必须要有严格的司法制度来保护知识产权和合同。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文网10月20日转载中央社报道称,中共18届四中全会主题“依法治国”看似与资本市场关系不大,但外资机构认为,四中全会有望深化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经济增长来说将是利多。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