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热门推荐

外媒关注四中全会:6个方面阐述依法治国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4

讨论公权力边界设定 描绘中国式法治蓝图

四中全会受到空前关注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中国,更多的法治”——德国《明星》周刊这样形容从今天起至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的一次“四中全会”,不仅因为全会将主题定为“依法治国”,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而且全会将从6个方面探讨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权力的边界问题,显示中共领导层就“法治”破题的空前决心。四中全会的另一个看点是对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等高级别贪腐官员的处理及反腐制度化的推进,被媒体认为“中国的反腐工作或将迎来从治标到治本的节点”。与以往几届四中全会常以党建为主要内容不同,此次四中全会议题重大而且务实。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改革遭遇结构性瓶颈的今天,全世界都在观察:中国共产党将展现出怎样的软实力,直面自身建设的挑战、巩固执政地位,并延续中国经济改革35年不败的奇迹。

6个方面阐述依法治国

知情人士透露,将于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从6个方面阐述依法治国,议题包括:如何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违宪监督机制怎样破题?如何实现凡是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怎样制定公权力的边界?怎样破解司法权的行政化、地方化问题?如何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制度反腐机制?等等。

英国广播公司(BBC)17日报道称,延续数千年由“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的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中国仍被老百姓视为伸冤的好办法,这是中国作为一个法律健全的国家,但在现实中“人治”却远大于“法治”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的法制和宪政改革之所以迟迟无法兑现,还因为有特权阶层、体制内既得利益各方和极左派的阻碍,如果四中全会能够废除各级政法委官员可以随意解读法律的权力,那将成为中国法治进步的伟大里程碑。

日本时事通讯社18日以“描绘中国式法治的蓝图”为题报道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该文称,习近平总书记的目的在于以法律作为论据,推进惩治腐败,封堵反体制动向,强化党的统治。此次会议将描绘同西方社会的民主主义与自由等价值观不同的“中国式法治”蓝图。

“红色大邮轮将驶向何方?”德国《商报》16日称这一届四中全会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当今中国已经挣扎了一段时间的一种矛盾:一种存在于党的执政主张以及法治国家游戏规则之间的矛盾,“共产党越能加快维护司法独立的速度,也就能让一党制存活的时间越长”。

韩国《每日经济》19日报道称,为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本次全会有可能对全国人大代表赋予更大免责权和监督权。全会还有可能讨论将地方法院的人事权和财权从地方剥离,今后地方法院将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垂直领导。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