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事解密 >

热门推荐

媒体解析中国领导人政治经济学:有一亮点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2


“无效资金需求中断了,利率下来了,微观放活了,增速换挡成功了,产业升级了,企业利润上升了,股市走牛了,居民生活改善了,政府威信提高了。”任泽平在文章中表示。
  
  货币政策面临的两难只是一个缩影。在更多的领域,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更多运用改革办法、依靠市场力量,既要利眼前又要利长远的思路正在融入政策。
  
  区域战略潜力
  
  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亲自提出和推动的一系列全新战略构想和举措成为中国经济战略新热点。
  
  刘培林认为,与我国之前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比,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区域战略从两个方向进行了拓展和深化。一路一带战略,是向更大的尺度拓展,并兼顾了进一步开放的战略考虑;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向更细的尺度深化,并兼顾了推动国内改革深化的一些考虑。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则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段对区域发展发表过很多论述。这些论述,逐步完善,形成一个体系。总的来看,总书记关于区域发展的思想,核心强调了六个字:公平、协调、共享。“这些思想,也是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的延续与深化。”
  
  不少专家认为,习总书记讲的区域开放,既包括对国内的开放,也包括对国外的开放。不论从经济、政治还是国际关系来看,其战略意义影响深远,具有明显的“习式特点”。
  
  官方材料显示,2003年习近平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曾积极地推进区域的一体化。他提出浙江省要“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在论述京津冀协同发展思路时,习近平进一步提出,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实际上就是要打破区域分割、各自为政局面。要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协同发展的路子。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