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3
于是,在伊朗的第一天,我就想到这样一个文章标题:“伊朗:一个‘闷骚’的国度”。我想写的不是作为政教合一社会的伊朗的“堕落”,而是想纠正世人对伊朗“极度保守、沉闷、封闭”的成见。我信奉眼见为实,在德黑兰、伊斯法罕的大街上,我到处看到牵手、拥抱、促膝谈心的情侣。男人会向你大喊“嗨,朋友”,有的还指着某部汽车的大车尾箱与你调情:“你看,那是詹妮芙•洛佩兹(好莱坞性感女星)的屁股”;很多女孩见到我们这些外国人会微笑、招手甚至主动搭讪、要求合影。浪漫、优雅、激情这些仿佛只适用于法国、美国的词,我认为同样适用于伊朗。在伊朗的几天,一起来的朋友常感叹想象中与现实中伊朗的反差。“伊朗女人要比阿拉伯国家的妇女热情、开放得多”,这是集体共识,尽管后者在印象上更世俗化。在中东驻站数年、同行的知名媒体人马晓霖关于伊朗的感慨很经典。他说:“伊朗人内心埋藏的荷尔蒙,丝毫不比地下的石油少。”
这样的描述在历史与学术上也能得到回应。在伊斯法罕的四十柱皇宫,半裸女的壁画存在了400多年,这在其他伊斯兰国家是无法想象的。在一本名为《伊朗》的旅游书籍中,正文前的第一页就是一幅波斯美女照,图片文字说明是:“伊朗是什么?就是女子那黑色头纱下火热的心”。其实,只要重温一下伊朗史,就会发现,伊朗人的“闷骚”其实更是一种矜持和不屈服的民族性格。过去的1000多年,伊朗先后被阿拉伯帝国、蒙古、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俄国征服或入侵,屡屡遭受其他民族从未经历过的悲情与壮烈。但是,这样一个国土的东、南、西、北方都曾经受过外敌进攻、数次亡国的民族,他们的文明、文字、民族文化却从未中断,还在原地生生不息。
千年来,伊朗国土四周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文明都在惨烈的冷兵器征战中消亡了,但唯独伊朗屹立不倒。如果没有一种内敛坚忍却又充满韧劲、渴望强大自由的民族精神,哪个民族能在如此的历史纵横中延绵不断?想到这些,再来探讨它是全球唯一一个与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全面对抗的地区大国,也就不会太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