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5
提起阿尔巴尼亚,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当年毛主席的那两句“欧洲伟大的社会主义明灯”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这个巴尔干半岛西岸的小国在中国家喻户晓。
今年夏天,笔者有幸代表哈佛大学,参与阿尔巴尼亚国家发展规划项目,并负责其中的产业发展战略报告。阿尔巴尼亚的面积略小于海南省,人口不足300万人,南邻希腊,西面与意大利隔海相望,人均GDP稍高于4000美元,约为中国的一半,是欧洲的经济洼地。
赴阿之前早就知道,当年中国就是被以阿尔巴尼亚为首的亚非拉兄弟抬进联合国的,但也听朋友说,这盏当年的社会主义明灯如今仍在坚持不懈地与贫困作斗争,由于数十年的经济封闭,其国内最常见的建筑是中国援建的数十万个碉堡和成千上万废弃的厂房。
阿尔巴尼亚政府军队
听祖辈说,六七十年代中国最流行的电影和音乐就来自阿尔巴尼亚,但年轻一代也常常把这个国家和北非的阿尔及利亚记混,更搞不清阿尔巴尼亚与中国、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恩怨情仇。
阿尔巴尼亚总理埃迪·拉马
如今,阿尔巴尼亚出了一个颇富创意、锐意改革的总理,也正是他把我们一行人从哈佛请到了地拉那。这位总理名叫埃迪·拉马,今年刚满50岁,身高超过1.9米,络腮胡,虎背熊腰,表情丰富有感染力,看似粗豪,但他年轻时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
拉马在担任地拉那市长的时候以城市为画布,通过有艺术感的彩色粉刷让街道两侧的建筑焕然一新,同时疏浚河流,整治公园,让这个90年代残破不堪的首都重拾活力,因而获选2004年的“世界市长”。2013年拉马当选总理后,领导政府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的口号,力图振兴阿尔巴尼亚相对落后的经济。
我们项目的另一位灵魂人物,也是蓄着标志性的络腮胡,说话热情洋溢的同时极富条理。他就是李卡多·豪斯曼,现任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主席和泛美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还曾在委内瑞拉政府任经济规划部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