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张学良不止一枪不放丢东三省 33年两周轻松丢热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0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的主政者意识到,他们必须放弃过去的利害之争,重新坐到一起,在上海蒋介石和他的竞争对手们,刚被他释放的国民党右派领袖胡汉民,左派领袖汪精卫,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会面了,这是六年以来他们的第一次面对面。会面的结果是糟糕的,蒋介石决定下野,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名义上领导了新政府。英国记者亚瑟兰森这样形容孙科,他说和许多著名父亲的儿子们一样,他只是一个平庸之辈。蒋介石在上海的朋友们掐断了孙科政府的经济来源,就在此时日本人对上海发起了进攻,史称“一二八淞沪战争”。

解说: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自1843年鸦片战争,上海就被辟为通商口岸,大批“淘金者”从世界各地踏上这片东方热土,到1931年,在上海常驻的外国人已超过六万,尽管这里还生活着近三百万中国人,但在当年来上海滩闯荡的青年漫画家丰子恺严重,它似乎更像一座外国城市。

1.jpg

(那时上海除闸北和南市之外,都是租界,洋泾浜(爱多亚路今延安路)以北是英租界,以南是法租界,虹口一代是日租界。租界上有好几路电车,都是外国人办的,中国人办的只有南市一路,绕城墙走叫做华商电车,那时候上海没有三轮车。只有黄包车,黄包车有“大英照会”和“小照会”两种,小照会的只能在中国地界行走,不得进租界,大照会的则可在全上海自由通行。)

解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民间的仇日情绪日渐高涨,1932年1月18日,日本日莲宗极右翼代表人物,僧人天崎启升等五人,向抗日情绪激昂的工人义勇军挑衅,双方发生互殴。结果日本僧人一死一伤,事件发生后上千名日本侨民在公共租界,日侨俱乐部召开大会,呼吁日本海军出兵中国。

从1月23日到27日,大批日军在上海登陆,日本军方不但要求中国“惩凶”还要求取缔一切抗日团体。当时在上海闸北驻防的是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在23日的十九路军干部会议上慷慨陈词。

(日本人这几天在上海处处与我们寻衅,我觉得实在忍不下去,所以下了一个决心,就是决心去死。)

解说:上海警备司令戴戟的讲话更加激动人心。


(自从东三省问题发生后,兄弟个人觉得做中国人实在是该死,尤其做军人更其受刺激的难过,良心上的责罚真是痛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倭寇一绝死战才是真正的办法。)

解说:十九路军曾经参加过国民政府的北伐,战斗力强悍,被誉为“铁军”,总指挥蒋光鼐在战前会议上最后号召。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